戰鷹滑出停機坪
相對于晝間飛行訓練,夜間尤其是下半夜進行飛行訓練,更有利于機群抓住有利時機利用夜幕掩護實施滲透突襲、低空突防、跨區機動等戰術行動,實戰意義較大。但由于下半夜人的身體進入深度疲勞期,對精神、體力消耗大,容易引發困乏、錯覺,加上由于光線不良、視線受阻,飛行員在空中判斷和觀察目標的準確性變差,對飛行技能和空降空投的準確性都是不小的考驗。
戰鷹歸巢,官兵們細致檢查飛機
“滴!滴!”飛行期間突遇降雨,飛機遇到空中結冰告警,機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打開機載除冰系統,降低飛行高度,調整飛行航線。“沉著冷靜是成功處置這起特情的關鍵。” 飛行大隊中隊長段旭說,前期他們通過地面模擬演練,加強了針對復雜氣象、夜間錯覺、偏航、迷航等特情的分析研究,充分解決了技戰術難點,制定了詳細的處置預案,提高了飛行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
經過長途機動,機群到達指定空域,接連完成識別地面目標、實施模擬空投、迅速機動返場。凌晨5時30分,機群順利返航。在一周的時間內,該旅出動飛行員100余人次,完成三種機型共計300多小時的夜間飛行訓練。切實提高實戰化訓練質效,夜間全時段作戰能力得到有效檢驗。(通訊員蔣龍 林存勇 張厚政 汪榆兵)
【編輯: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