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工作人員在為樹木做防護措施。通訊員彭敏 供圖
園林工作人員在為樹木做防護措施。通訊員彭敏 供圖
長江日報融媒體2月13日訊武漢連日來低溫多雨,人凍得哆嗦,路邊的植物能經受得住一輪輪的寒潮嗎?1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園林部門了解到,各區園林綠化隊就采取了多種防寒防凍措施,沒有植物大規模凍傷現象發生。
在武漢哪些街邊植物最怕冷?在一線園林養護工作人員看來,樟樹、法國冬青、鐵樹、三角梅、紅葉石楠、黃金菊等是最需要特別關照的植物。江漢區園林綠化隊工作人員介紹,與人冬天到了要加衣一樣,去年11月開始,就開始陸續對樟樹、法國冬青的樹干纏上“保鮮膜”,“保鮮膜”厚實不易破,覆蓋在樹上如同給樹木穿上了“秋褲”,避免冰雪霜凍直接和樹皮接觸。
有些更為嬌弱的植物則被請進了室內。漢陽區園林綠化隊負責人介紹,專門為怕冷植物搭了一處陽光屋,天氣轉涼后就把漢陽區二環線中分帶上1.5萬株三角梅轉移到了室內,在溫室中精心養護,待開春后再移至路邊。此外,不少樹木涂上了“護膚霜”,樹干涂白可減少樹干陽面樹皮因晝夜溫差大而引起的凍裂,避免日灼傷,并能殺死一些越冬害蟲的卵,保護樹木健康成長。
武昌區園林綠化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冬面臨最大考驗的是新栽行道樹,為確保落葉樹種在低溫條件下順利成活,栽種時就在樹凼中輔助添加黃沙、泥炭土等成分,增強土壤的透氣性。而前期已栽種行道樹的樹穴全部被覆蓋上了地膜,樹干穿上保溫袋和防護膜,在三重防護措施的保障下,可以安全過冬。
此外,有些植物還會在冬季“假睡”。有市民反映,在解放大道工農兵舵落口附近,花壇中的竹子東倒西歪,是否被凍壞了?其實,竹子并不怕冷,被雨打風吹只是暫時“直不起腰”來,一旦寒潮過去就會恢復生機。而紅葉石楠等灌木看上去葉子枯黃,也未必是凍傷了,只要樹根和樹莖無礙,開春后還能重新長出枝葉。
“一般情況下,行道樹都會盡量選擇鄉土樹種,但為體現園林物種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會引入一些觀賞性植物,經過馴化后使其適應武漢的氣候?!笔袌@林和林業局養護處介紹,今年冬季雖然低溫天較多,但沒有出現植物大面積凍死凍傷現象,除了提前防護外,近些年來鄉土樹種的回歸,也讓街邊樹木更能適應本地氣候。
鏈接——
冬季多肉植物要少澆水
觀葉植物停止施氮肥
冬季是花卉綠植脆弱的季節,在武漢近些天寒冷、低溫的情況下如何讓家中花卉健康生長?1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綠化委員會、武漢東湖花木城方面了解到一些冬季養護技巧。
冬季花卉搬入室內的時機很重要,太早的話植物吸收的養分不夠,太晚又容易被凍傷。對此,武漢東湖花木城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喜溫暖的花卉要在氣溫降低前就做好入室的操作,氣溫低于10℃時玻璃翠、茉莉花、杜鵑、龜背竹、蝴蝶蘭、非洲菊就應搬入室內保暖,氣溫達到5-6℃時應把百合花、文竹、吊蘭、橡皮樹、君子蘭移入室內,在霜降、立冬后就應把其他大多數盆栽花卉入室。?
地栽花卉要進行保暖物包扎莖稈部位保暖,例如梅花、蠟梅、玉蘭、榆葉梅、夾竹桃等。另外室內要注意通風換氣,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打開門窗通風利于盆花的散熱。茉莉、仙客來、蟹爪蘭、杜鵑、君子蘭等花卉擺放在光照較好的地方充分吸收陽光但應避免長時間直射,促使良好地發生光合作用,安全過冬。
一般情況下,冬季每天澆水的時間最好在上午10點-11點或者下午2點到3點為宜。室內養植的綠蘿、龜背竹、紅掌等觀葉類綠植都應以霧化噴水為主,澆水保持盆土不干為宜。特別要注意的是,冬季寒冷,澆水過多會造成盆土結冰,對花卉植物造成凍傷,也影響土壤養分吸收,所以在氣溫較低的時候更要注意謹慎澆水,特別是多肉類,一定要少澆水。
此外,對大部分觀葉植物,要停施氮肥,適當追施一些低濃度的鉀肥,可增加花卉的抗寒性。放在陽臺上的樹樁盆景,如榔榆、鵲梅、三角楓、榕樹、羅漢松、圓柏、龍柏等,需進行必要的修剪。茉莉、紫薇、石榴等,可在晚秋進行剪枝,減少植株在冬季的養料消耗,促進盆花多儲存營養,使來年多開花。(記者王亞欣 通訊員李玲 彭敏 黃嵩)
【編輯:金鑫】
(作者:王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