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建三局積極應對嚴峻復雜形勢,奮力戰勝各種困難挑戰,跑出轉型升級“加速度”。實現新簽合同額4553億元,首次超過4000億元;完成營業收入2373億元(不含參股為2148億元),首次躍上2000億元平臺,主要指標在中建集團工程局序列總體繼續領先,成為湖北省首家營業收入破2000億元的建筑企業。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
向綜合性的高端建造商轉型。高端房建持續鞏固。全年中標200米以上超高層項目15個、30萬平方米以上大體量項目44個、EPC項目85個、10億元以上高端項目首次突破100個,承攬全局最大房建EPC項目——珠海橫琴科學城(一期)、湖北單體投資規模最大液晶顯示項目——武漢京東方項目BCD標段、河南年度最大公投項目——河南省科技館新館等高端房建項目。全球首創的“空中造樓機”亮相中國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彰顯“大國重器”智造魅力;國內首創的“造塔機”成功應用于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實現基礎設施領域核心技術裝備新突破;112天建成“雄安新區第一標”——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創造“雄安質量”;歷時64個月建設如期移交“北京第一高樓”——528米的中國尊,創造世界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最快施工紀錄。基礎設施競進提質,合同額再跨千億平臺、達1142億元;營業收入首破500億元、達550億元。全年承接市政及水務環保項目105個、基礎設施公投項目98個,重點目標市場拓展和公投競標能力顯著提升。
武漢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向建造與投資并重的現代企業集團轉型。爭當城市建設的“最佳合伙人”,為各地城市建設提供“中建方案”。投資額首次突破400億元,達到425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地產業務銷售額首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24億元,躋身武漢房企前三強;新增土地儲備406萬平方米,穩居武漢市房企首位。摘得武漢光谷年度最大純住宅地塊——規劃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的東湖高新區劉家咀地塊,中標中建集團及武漢年度最大水務項目——投資額47.7億元的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中標襄陽市區首條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快速路——投資額31.62億元的襄陽東西軸線樊城段PPP項目,投資建設的十堰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啟動運營,成為華中首個投入運營的綜合管廊PPP項目,投資建設的成都軌道交通1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17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巴基斯坦PKM項目392公里路基全線貫通
向海內外一體化的跨國企業轉型。深耕“一帶一路”,國別組達50個,經營觸角覆蓋34個國家。全年海外中標額2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簽約額1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1%;營業收入首破100億元人民幣、達1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簽約全球最大光熱電站——阿聯酋迪拜700MW光熱發電項目A標段,建成后將為迪拜27萬多家住戶提供清潔電力;中標馬來西亞最大商業地產項目——吉隆坡柏威聯白沙羅項目,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牽頭實施的“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蘇庫爾至木爾坦段)392公里路基全線提前貫通,整體進度較業主基準計劃超前11.7%,創造“中國速度”;參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基本完工,“中國建造”再一次刷新中阿友誼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