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堅持高位求進,綜合經濟實力加快躍升。實施萬千百工程,著力提升產業能級。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突破5000億元。新興產業領域亮點紛呈。做大做強市場主體,市場主體達到118萬戶。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簽約金額2.01 萬億元,實際到位資金8600億元。大力開展“項目落地建設競賽年”活動。強化區級經濟支撐,國家級開發區產業集聚能力不斷增強。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鄉工程”拓面提質。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市人大代表認真聽取市政府工作報告。 記者 郭良朔 攝
堅持創新引領,內生增長動力加快壯大。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功突破100G硅光收發芯片,自主架構64層三維閃存芯片。加快高端創新平合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增至2個,成為比肩北京、上海的“雙中心”城市。新引進外籍外地院士45名、高層次人才281名。留漢創業就業大學畢業生40.6萬名,創歷史新高。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科技金融保持活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1237戶、瞪羚企業500戶,獨角獸企業達到5戶。
堅持改革開放,城市發展活力加快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功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市級“網上辦“事項達到73.1%,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實現“雙減單”。出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民間投資占全市一半以上。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推進。實施控房價、穩市場和剛需家庭優先購房措施。建立金融風險監測預警防范化解體系。大力推進自貿區武漢片區建設,“先出區、后報關”等4項創新舉措在全國復制推廣。經開綜保區獲批設立。進一步拓展國際大通道,新開通至倫敦等國際及地區航線5條。成功舉辦國際性大型活動20余場次。
聽取政府工作報告時,市人大代表專注認真,手不離筆。 記者 郭良朔 攝
堅持強基提質,城市功能體系加快完善。強劃規劃先導作用,城市總體規劃、長江新城總體規劃編制完成。東湖綠道獲國際規劃卓越獎。完善綜合交通體系,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加快,江海直達千箱級集裝箱示范船成功首航。地鐵7號線一期、11號線東段一期、紙坊線開通試運營,軌道交通第四批建設規劃獲國家批復。硚孝高速公路二期開工建設,長江公鐵隧道、月湖橋拓寬改造等工程竣工通車。建成微循環道路122條,新增停車位10萬個,充電樁累計達10萬個。深化“智慧交通”建設。實施城管精細化提標行動。改造235處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縱深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打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東湖綠道三期全面建成。
堅持民生優先,市民生活水平加快提高。全市實現減貧21597人,87個貧困村出列。新增就業21.9萬人,社會保險凈增參保98萬人次。建成老年宜居社區600個。建成保障房3.8萬套。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54所、中小學校31所,新增學位近6萬個。全市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全部開設兒科獨立病區。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萬戶。武漢自然博物館建成開放,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建成試運行。武漢馬拉松連續實現“零差評”。武漢卓爾足球隊沖超成功。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開展市區領導干部每月下基層大接訪。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市人大代表認真聽取市政府工作報告,并做好記錄。 記者 郭良朔 攝
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狠抓政府作風建設,注重保持工作連續性、創新性, 強化“執行力是政府第一能力”。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克難攻堅、拼搏趕超的結果,凝聚了全市方方面面的智慧和汗水。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標先進城市,我們的工作還有不少差距和短板。我們不回避、不畏難,一步一步推進,一件一件解決,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辦,做好今年工作,對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三化”大武漢和國家中心城市至關重要。當前,武漢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關鍵階段。我們要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持高質量發展良好勢頭。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武漢,為武漢發展指明了方向,全市上下形成了感恩奮進、拼搏趕超的強大氣場。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賦予武漢新使命,進一步強化了武漢“國家戰略要津”的地位,經濟總量在萬億臺階上持續攀升,各種有利因素不斷增多,為武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聽取政府工作報告時,市人大代表專注認真,手不離筆。 記者 郭良朔 攝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記“四個切實”殷殷囑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戰略布局,按照全省“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和產業戰略布局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爭做“五個排頭兵”。
今年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