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記者王雪 羅嵐
全會熱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等,這些都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2019年,武漢將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供給高質量文化、提速建設美麗武漢,打好三大攻堅戰,為市民創造高品質生活。
謀劃建設串聯歷史文化街區的慢行步道網絡
新的一年,武漢將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內涵品質,更加注重打造城市宜居環境。市民居住在這座城市,將會感受到一個更加舒適、精致的居住環境。
長江日報記者從全會上獲悉,武漢將謀劃建設串聯歷史文化街區的慢行步道網絡,推進武昌古城、漢口歷史風貌街區、漢陽歸元片區等生態復修、老城復興、文脈復歸工作,打造一批人文名街名巷名居。
這座城市的人們還將見證城市面貌的華麗蝶變。在長江主軸、東湖生態綠心等區域,我市將打造最能代表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區和亮點區塊。武漢將秉持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城市的理念,深入推進“五邊五化”城市綜合環境整治提升,大幅度提升道路交通、窗口行業、“三站一場”服務品質。
力爭軍運會開幕前建設一批郊野公園街心公園
新的一年,武漢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全面提速美麗武漢建設。
我市將全力推進南湖、湯遜湖等V類和劣V類湖泊水質提升,整治巡司河、黃孝河等黑臭水體和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力爭軍運會開幕前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集中治理工業生產、機動車排放、揚塵、燃煤等大氣主要污染源。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加快重點污染地塊治理修復。同時,將加快推進垃圾分類、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
延伸兩江四岸生態畫廊,建設一批郊野公園、街心公園、口袋公園和湖泊公園,織密綠道網絡和江湖水網,讓市民群眾更方便親近自然、親近山水。
實施健康武漢行動計劃,建設區域醫療中心
全會提出,要加快實施健康武漢行動計劃,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長江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獲悉,圍繞健康武漢行動計劃,我市將持續開展健康細胞建設,建設50家健康社區(村)、健康機關、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和健康醫院;遴選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專科作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進行培育,提高專科疑難疾病診療水平,啟動新一輪專科診療中心建設,促進優勢學科強強聯合,抱團發展。
另外,我市還將推進醫養融合,完善養老護理體系。
謀劃天河機場四期、多式聯運樞紐等重大工程
武漢將持續增強城市功能,抓緊謀劃天河機場四期、多式聯運樞紐等重大工程,爭取第四輪軌道交通規劃獲批。
據了解,2018年12月14日,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工程鐵路引入線項目在陽邏香爐山車站開工。項目建成投用后,陽邏港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打通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根據設計,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工程計劃到2025年實現運量20萬標箱。武漢將成為中國內陸地區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通道,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和內陸出海口作用,連接歐亞大陸橋,以陽邏鐵水聯運顯著的成本優勢和集疏運能力,使武漢成為歐亞大陸橋新的“橋頭堡”。
同時,將提升地鐵、快速路網、公交都市建設水平。建成一批重大路網項目,確保開通2條地鐵線,提高物流和通勤效率。
以更大力度推進5G、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城市大腦”,讓市民享受智慧城市帶來的便利。
推進廁所革命,全面整治“大棚房”
我市將全面完成鄉村振興戰略整體規劃,優先推進貧困村集中區域整體開發,積極推進村塆合并。
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深入實施“三鄉工程”,推進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全面完成“大棚房”整治。
同時,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游、農村電商等業態,加快“中國種都”建設。廣開門路,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
編輯: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