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波在食博會現場推廣武昌魚
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19日訊(記者趙歆)依靠長江,湖北有著豐富的水產資源,如何將特色農產品更好地推廣出去,成為新一代農人們思考的目標。15日,第27屆食博會在漢開幕,山西、山東、湖南、福建等地政府組團紛紛參與,通過食博會窗口將當地特色產品推向全國。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發現,不同以往單一參展模式,有些老字號與特色農產品展臺搭起小程序二維碼,有的甚至現場開啟直播,多維度推廣產品。在湖北,就有這樣的年輕農人,深挖家鄉老味道,從賣貨到為特色產品寫網絡版“生產日記”,一年改良推薦超百款有湖北特色的農產品,將老家三山湖中的水產銷路拓展全國。
新農人將“老味道“連上新媒體
本月15日,第27屆食博會在武展開幕,天南地北與吃相關的產品匯聚江城。在本屆食博會上,長江日報記者逛展發現,與往年相比,在老字號與非遺元素產品增多同時,展商現場利用網上商城與現場直播等新媒體手段,豐富展示渠道。
17日,在福建展區,尚干品牌區穿宮廷服裝的毛先生正一面煎著包子一面向直播平臺上的網友介紹制作過程與口感。據參展工作人員介紹,尚干小吃是福州的老字號,今年合作了一款方便生煎包產品帶來食博會上并進行推廣,線上同步用“花椒”直播拉人氣。
在湖北本地方面,也可以找到不少“觸網”身影。在鄂州展區,一年輕展商在自己的展位前除了擺放產品,還將品牌小程序二維碼放在顯眼位置。“在網上,有我們產品的詳細介紹,在抖音上還有產品的生產過程。”董大人品牌負責人董海波笑著說,今年29歲的他想做的就是利用互聯網電商平臺將家鄉特色美食品牌打響亮。
三山湖里的大閘蟹
銷往全國
“香辣蟹的湖北做法你吃過冇?澤林手工魚丸是這樣做出來的!”長江日報記者打開董海波的抖音賬號,見到拍攝的58個作品里面,大部分都是講述的水產包裝與烹飪過程,還有記錄他與外公外出打漁的畫面。
董海波說,老家在鄂州澤林,祖輩都是靠水“吃飯”,傳承到了自己這一輩,年輕人大多數選擇北上廣發展,傳統務農青年日益減少。在2008年,大學求學期間他開始接觸電商。“還記得那年在網上買東西,陽澄湖的大閘蟹賣的特別火,我就納悶,小時候常吃的三山湖大閘蟹怎么就不見蹤影?”有疑問在心頭,但他還未過多深思。
隨后,董海波南下深圳發展,進入了國內一知名大型鞋類品牌工作,負責發展電商平臺。這段經歷讓他見識到了互聯網的多樣化與發展迅猛。大學時候的想法跳出腦海:“三山湖的螃蟹是不是也能觸網一下?”當時,全國只有少部分專賣水產的網紅地區開設有水產類產品運輸快遞線,回到鄂州的董海波發現老家有快遞但不能運,在進行打通運輸、試點包裝等過程后。2012年,他辭掉了北京待遇優渥的工作,到鄂州創立了“駿海水產”專門推廣三山湖與梁子湖的大閘蟹。淘寶、下廚房、順豐等7個平臺上都有他的身影。“有好產品還要教人吃!”在董海波的公司里,除了品控,他還是一個“美食專欄”作家。微博、微信與其出售的電商平臺上加上原創的大閘蟹做法,吸引了不少“粉絲”,前兩月他剛觸及的抖音平臺上就吸引了超過1萬粉絲。
創業第一年,他家里承包的湖塘就已經滿足不了供貨需求,銷量達到了10萬只,三山湖與梁子湖的大閘蟹賣到了祖國的天南地北,董海波說新疆、云南……基本上祖國各地都有顧客。
一年狂推超百款新品
未來想建“湖產”專賣店
大閘蟹是走出去了,那小龍蝦、武昌魚是不是也能開發一下?董海波說,互聯網更新換代很快,品種單一或者不能滿足消費變化的品牌都不能長久。在2016年他又成立了董大人水產品牌,以家鄉土產食材為原料,結合家鄉傳統口味,生產“魚肉糕”“魚圓”“香辣蝦球”“香煎武昌魚”等定制加工半成品,滿足都市人下廚房嫌麻煩,但又不想吃速凍產品的消費需求。
“魚圓、肉糕這些產品網上都很多,如何做出特點才是關鍵。”在鄂州老味道的基礎上,積極研發定制化新產品。董海波說,一年平均要嘗試研發超過100多個新品,定制化的思路就是通過上行制作到下行市場測試“雙考驗”過后的產品才會存活下來。如針對年輕人吃火鍋喜歡吃烏冬面與魚圓子,兩者結合的“魚線”既有烏冬面形態,又保留了魚圓子Q彈肉質,是目前線上商城的爆款。此外,其工廠定制研制出來的醬香武昌魚、三層魚肉糕深受江浙滬消費者歡迎,幾次還登上了淘寶爆款推薦。
伴隨盒馬、中百等大超市紛紛開辟海鮮專賣與加工區,董海波受此啟發,未來還想發展“湖產”專賣店。“在這里湖鮮水產也現場處理,或者直接制作。”為湖北水產推廣建立新模式。
大型展會搭建舞臺
美味走出荊楚
“湖北特色農產品如此多,我們想做的就是推出品牌。”董海波說,在政府相關部門重視與支持下,他與有類似經歷的湖北“新農人”組成了東南商盟,水產、蔬菜、水果等特色產品都在開發上線。今年,他在漢參與了11月農博會與12月食博會,在會上帶來的推廣品受到消費者歡迎,并接觸到了更多的專業食品行業人士,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為家鄉味走出去的路子拓寬。
據悉,今年食博會上有超過6000名專業人士參與交流,僅一期行業內達成合作簽約額達230億元,武漢食博會已成為國內食品行業交流重要舞臺。
食博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包括湖北本地在內,有超過55個政府展團參與,促進推廣當地食品行業發展。“山東帶來了千種商品,其中七成都是‘老字號’或者地方特色。”該負責人表示,在湖北特色推廣上,去年,第26屆食博會亮相了102家荊楚優品,今年則將湖北特色菜籽油在一期作為重要內容進行推廣。本月22日至26日舉行的二期上,首屆楚菜美食博覽會也將舉行,為湖北特色食品擴大影響力走出荊楚大地而持續造勢。
【編輯:葉子】
(作者: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