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紛紛捐款 (物業提供)
長江網11月6日訊(長江日報記者 尹勤兵)月薪1500元的保潔員,捐出100元;外公抱著1歲的外孫,捐了200元;兩名小學生拉著父母,捐出160元零花錢;八旬老夫妻捐了500元,還扛來一床嶄新被褥,這是老人的八十大壽壽禮……
11月1日下午,蔡甸區工農路的天下峰景小區29樓住戶家突發火災,被燒得精光。就在這家人手足無措時,小區物業、業委會發動愛心募捐,上述暖心舉動接連出現,溫暖人心。
6日,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約300人參與募捐,善款已近3萬元,目前愛心募捐活動仍在進行中。街道也已介入,正為這家人辦理救濟款發放事宜。
高層樓房突發火災,不到1小時80平方米小家燒得精光
11月1日下午4時許,蔡甸區工農路的天下峰景小區3號高樓,半空中飄出滾滾濃煙。遠遠望去,位于29樓的一戶業主家臥室窗外躥出火苗。
發現異樣后,正在小區門崗執勤的保安甘師傅撥打119火警后,馬上通知撥打業主王先生的手機號。
小區保安隊長閔四清和六七名保安,扛起滅火器,以最快速度沖上樓。然而,該住戶家防盜門緊閉,無人應答。
此時,樓道內的自動噴淋系統已啟動。濃煙彌漫,為避免火勢蔓延,保安們一邊切斷電源和天然氣總閥,一邊下樓去取破門工具——消防斧。
物業經理徐希元稱,此時,女主人恰好趕回,消防人員也趕到,經過奮力撲救,大火很快被撲滅。
她表示,盡管從發現到最后撲滅,總共不到1個小時,由于樓高風大,這個80多平方米的兩室兩廳,還是被大火吞噬,所有家具、家電和被褥衣物付之一炬。
據悉,目前火災原因,有關部門仍在調查之中。
住戶損失不小,物業、業委會自發組織募捐
居民紛紛捐款 (物業提供)
6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事發地點。受災業主王先生的兒媳李女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套房屋購于2011年,入住7年,除了她、丈夫及8歲的兒子外,還住著販菜為生的公婆。李女士沒工作、全職照料孩子飲食起居,丈夫在一家物流公司送快遞。事發當天,家中無人,至今尚未弄清楚起火原因。
李女士稱,房子還在還貸款,這次大火,造成30多萬元損失。
“都燒光了!”李女士紅著眼眶說,因為家里無法居住,公公和婆婆被迫回到鄉下老家,到鄰家暫住; 她和丈夫、孩子,則到一個好友家借宿。
令這一家人暖心的是,自4日上午開始,小區物業和業委會在小區內發起募捐活動。
記者看到,物業在小區各樓棟和公共區域張貼的《募捐倡議書》呼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
有孩子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八旬老人扛來嶄新被褥
捐款箱擺放在小區門口,通過現金和微信及支付寶掃碼方式籌集善款 。不僅該小區居民積極參加,就連附近的同馨花園、一品蓮花小區的居民,也踴躍解囊。
物業公司的36名工作人員都從微薄的薪水中擠出一份愛心。物業經理徐希元捐款300元,14名保潔大媽和15名保安大叔也都捐款100元至300元不等。
聽說鄰居有難,2棟3102室的業主陳先生,特意抱著1歲的小外孫浩浩,往捐款箱中投入200元。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小孩從小要懂得友愛助人。
“很多人扔下錢就走,讓我特別感動的是,還有很多父母特意帶著小孩來捐款,一個12歲的小男孩往捐款箱塞了幾十元零花錢,可惜我們沒來得及記住他們的名字。”物業徐經理說。
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鄭山虎說,兩名七八歲的小學生原本在小區玩耍,看見募捐活動,特意領著各自的家長,趕到現場分別投入100元和60元。經過詢問,這些錢原來是兩個孩子平時積攢、存放在父母手里的零花錢。
除捐款500元外,84歲的小區居民魏緒謀和老伴程志秀,特意捐出一套嶄新被褥,這套被褥是老人做八十大壽,親戚贈送的壽禮。
“這幾天天氣很冷,希望被子對這家人能有用,不要凍著……”老人說。
近300人募捐善款2.6萬元,街道正安排救濟
物業項目經理徐希元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經過初步統計,參與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募捐活動的,總共200多戶,加上36名物業人員,總共參加捐款人員,近300人,目前初步募得善款2.6萬元,還有衣物和棉被若干。
“別人有困難,我們有能力就幫一下。”60歲的保潔員朱珍云道出了募捐者們的心聲。她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雖然每個月工資才1500元,但這次捐款,大家都毫無怨言。
“代表我們全家,感謝這些好心人。”李女士說,募捐者中,很多都是小區里的點頭之交,大部分都是陌生人,點點滴滴的關懷之舉,讓他們一家人都感到溫暖。
蔡甸街工農社區居委會吳主任表示,火災發生后,蔡甸街工委負責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慰問和安撫受災戶,目前已讓李女士家填寫了救濟緊急申領表,有關部門將在第一時間內,將救濟款發放到受災戶的賬戶上。
編輯: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