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600離開水面起飛。特派記者何曉剛 詹松 肖僖 發自荊門漳河機場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0日訊(記者張珺)我國100%自主研發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從去年12月24日的珠海陸上成功首飛,再到今年10月20日荊門漳河機場的水上首飛成功,這期間間隔時間不到一年。
珠海首飛與這次荊門水上首飛有什么不同?水上駕駛難度如何?此次飛行對我國航天航空制造業的未來意味著什么?
20日,首飛儀式結束之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位于湖北荊門、擔任總設計師單位的央企航空工業特種飛行器研究聯合組織專家答記者問。有關“鯤龍”水上首飛成功的背后故事一一揭開。
我國已有大型兩棲飛機全新生態系
“鯤龍”AG600 特派記者何曉剛 詹松 肖僖 發自荊門漳河機場
作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于2009年6月經國家正式批復立項;2016年7月23日在位于珠海金灣的珠海航空產業園順利實現總裝下線;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成功完成陸上首飛。
2018年8月26日,順利從珠海金灣機場轉至荊門漳河機場,全面進入水上試驗、試飛階段;9月13日,完成了水上低、中速滑行;9月29-30日,通過了水上首飛技術質量和放飛評審;10月15日,完成水上高速滑行。10月20日,成功完成水上首飛。
通過近10年磨合,AG600的自主研發和制造在我國形成完整產業鏈。這其中,核心技術保障團隊平均年齡三十四五歲,目前,他們已成為我國航空制造業自主研發培養出的一支新生代骨干力量。
據航空工業通飛分黨組書記、董事長/AG600項目行政常務副總指揮吳光權介紹,水上首飛成功結束之后,這只科研隊伍的研制任務將更為繁重,會繼續開展相關試飛,結合用戶需求,確定后續投產計劃,滿足客戶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需求。
荊門首飛難度在水上滑行起降
特派記者張珺 何曉剛 詹松 肖僖 發自荊門漳河機場
相比從陸地上起飛,水上首飛的難度大得多。荊門首飛與珠海首飛有何不同?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表示,“水的密度是空氣的約800倍,而飛機在水上起飛時的速度和陸上的起飛速度一樣,要想加速到這樣一個速度,飛機的阻力特性就要設計得比較好。另外飛機在水面滑行時會有大量水的噴濺,如果這種噴濺作用不可控的話,會對發動機、螺旋槳或機體結構帶來沖擊和損傷。”
衡量水上飛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它的抗浪能力,如果水上飛機抗浪能力不好,飛機的出勤率將受到極大限制,也會影響到它的經濟性和水面起降的舒適性。AG600的設計目標是達到在2米浪高的海面正常起降,這是國內到目前為止水上飛機領域最高的抗浪能力指標,從世界范圍來講能達到這一要求的飛機也屈指可數。
看似簡單的AG600飛機船型機身其實經過精心的外形設計。例如在水面滑行時,飛機船型機身斷階處將產生一個明顯的機尾浪,使機身容易被水吸附,導致滑行阻力大幅增加,甚至出現飛機失控。為避免此類情況,AG600創造性地將機身后體設計成雙曲率曲面,既保證飛機在起飛滑行過程中不會被水流吸附,同時在降落過程中又具有足夠的支撐,保障了飛機在水面的良好可操縱性能。
AG600為我國海洋開發開啟新篇章
試飛現場 特派記者何曉剛 詹松 肖僖 發自荊門漳河機場
“鯤龍”作為AG600的別名,于2017年8月取得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許可。
“鯤龍”AG600采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在水上救援方面,AG600具備良好的水陸起降和低空低速特性,相比于直升機、船只以及其他平臺,它具有速度快、航程遠的特點。它的海上搜索救援航程超過4000公里,一次可救援50名遇險人員或裝載相應重量的空投物資。AG600飛機的應用可以實現我國對南海更遠端的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公海等區域的救助,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海洋戰略發展需求。
據航空工業總工程師盧廣山介紹,隨著我國海洋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海洋生產、生活、科研活動日益頻繁,急需補充500公里~1500公里的搜救和保障體系。AG600正好具備這些能力。
同時,AG600在我國東北、西南的森林救火方面也將大有可為。“鯤龍”AG600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只需要20秒就可汲水12噸,可在距離樹梢30到50米高度處進行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覆蓋20米X200米的面積,即可對4000余平方米火場進行有效撲滅。此外,“鯤龍”還具有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的特點,在不低于兩米海浪的海況執行著水救援任務。
水上開飛機好比冰面上騎自行車
水上環境復雜得多,對于機組而言,水上起降的難度比陸地跑道上起降的難度要大許多,風浪大時操作難度會更大。
AG600首飛機組機長趙生舉例說,好比你在陸地上學會了騎自行車,水上起降就像讓你去冰面上騎自行車一樣。這個時候,要求飛行員注意力更加集中,反應速度更快,有任何問題都要及時處理,飛行員的操作要更精確一些。“今天駕駛AG600水上起降,我感覺比我之前飛過的其他水上飛機好操作一些,感覺很棒。”
責編: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