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訊(長江日報駐京記者柯立)中秋假期,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國搜索承辦的“記錄美好時代”融媒體傳播活動第一站來到河北雄安新區。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內外二十多位專家、紀錄片制作人和媒體代表,實地探訪雄安新區,暢游白洋淀和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感受這座“未來之城”的魅力。
來自伊朗的愛民希望白洋淀美麗的自然環境不會因為雄安新區的建設而受到破壞 記者柯立 攝
日本記者泛舟白洋淀勾起鄉愁:這里像我北海道的家鄉
9月的白洋淀天藍水碧,秋風舞動荷葉和蘆花,來自日本北海道的記者巃川可奈子乘船來到白洋淀深處。
她非常喜歡這里寧靜的自然風光:“我的家鄉也有一片濕地,感覺和這里很像。希望建設新城的同時,仍然能夠保持這種原生態的自然景觀。”
去年4月中國政府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發布后,她認真閱讀了媒體的相關報道。“我還把有些報道翻譯成日文。雄安新區要建設成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這個理念很先進。希望以后每年都過來看一看,見證這座未來城市的發展過程。”
雄安新區管委會宣傳部負責人介紹,生態資源是雄安新區最寶貴的財富。雄安新區開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礎是保護白洋淀生態功能和強化環境治理。一年多來,新區持續推進白洋淀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實施了散煤替代工程和造林綠化,累計種植各類樹木超過850萬株。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感覺越來越濃。
老外刷臉進入無人超市、智能酒店
雄安新區市民中心里的無人超市吸引了外國記者們的關注 記者柯立 攝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是新區內第一個建設項目,由孟建民、崔愷兩位院士,莊惟敏、周愷兩位建筑設計名家聯合設計。占地面積24.24公頃,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市民服務中心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以人為本,開放共享”的城市基因,既按照通用、共享、適老、融合的原則擴展無障礙內涵,全面服務來訪人群,又配備了鼓勵綠色出行的充電樁和智慧騎行系統,倡導綠色健康、智慧共享的生活模式。
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辦公樓已經正式掛牌,現場吸引了外國制片人和記者們的鏡頭。
市民中心里,星巴克咖啡、麥當勞和賽百味等餐飲企業已經開業,無人售貨車和無人超市、共享辦公室、路演室、會議中心……都成為老外們的跟拍焦點。來自埃及的記錄片制作人伊薩穆說:“我第一次體驗無人超市,感覺非常方便。”
市民中心的第一座酒店中海凱驪酒店已經開業,來自伊朗的愛民和肯尼亞的樂詩娜體驗了一把酒店的刷臉入住,驚呼:“有點科幻大片的感覺,這真是一座智能的酒店!”
俄羅斯記者麗達在雄安市民中心采訪拍攝 記者柯立 攝
來自俄羅斯的記者麗達走遍了市民中心的每一處建筑,對于市民中心建筑的對稱、庭院風格頗為贊嘆,她說:“現在我最想做的就是拍攝更多的照片,讓讀者透過我的照片也能夠欣賞到雄安新區的宏大氣魄。”
學者建議:雄安新區要彰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
正值清明節假期,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也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曾經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戰士覃尊德,雖已90多歲高齡,仍然坐著輪椅參觀了雄安市民中心。老人家對這里的智能建筑和生態綠化豎起了大拇指。
探訪雄安新區的中外紀錄片制作人、媒體記者和國內專家還進行了研討交流。中國社會科學院京津冀協同發展智庫研究員周民良說:“這里將是一座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嶄新城市,處處彰顯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雄安新區的未來必將充滿希望,一片光明。”
來自多哥的現代都市農業經濟學博吉佤妃告訴記者:相對于很多擁擠的大城市,我很喜歡白洋淀的綠色、清香、原生態。相信未來雄安會變成一座非常環保、宜居的現代化城市。雄安在發展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照顧當地人的利益,不能成為掠奪當地人的空中樓閣,一定要與當地人一起發展。
編輯: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