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發布記者 朱廣盛 林倩雯
10月24日下午,由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四屆“中國美術獎”頒獎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活動中,六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獲評“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其中就有揚州籍畫家、92歲老藝術家肖峰。
“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旨在評選表彰對各藝術門類涌現出的,具有良好的社會影響力、代表性和示范性的75周歲(含)以上,長期為文藝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表彰那些為時代抒寫、為人民抒懷的優秀美術作品,鼓勵引導廣大美術工作者攀登藝術高峰,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給肖峰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肖峰先生是一位以中國式審美融合西畫技法來表現歷史和時代的油畫家。其代表作如《辭江南》《戰斗在羅霄山上》《蘆葦叢中任我行》等,追求油畫民族化,作品色彩靈動,情感真摯,充滿深邃的歷史與人文思考。他長期擔任中國美術學院領導,為推動我國美術教育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肖峰先生因身體原因未能到現場,他的女兒肖戈代父親接受頒獎。肖戈說,“父親的藝術生涯,與時代同行、與革命同路。他從戰火中走來,將個人的藝術追求深深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用畫筆描繪時代的變遷與人民的生活。這份榮譽不僅是對父親個人藝術成就的認可,更是對他數十年來為國家、為民族藝術發展所傾注心血的深情禮贊。”
肖峰先生也錄制了一段視頻表達內心的激動,他說,“我的藝術生涯橫跨了多個時代,從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繁榮發展,時代的目標一直是我創作的源泉,我深信藝術不僅是個體的表達,更是國家民族共振的橋梁。我的作品從未脫離過時代的軌跡,它們既是個人感情的寄托,也是對國家命運的深情回應。我創作的許多作品,特別是關于主題性繪畫,不僅僅是再現了歷史的畫面,而是通過色彩和線條傳遞民族的堅韌與力量。”
肖峰先生感慨道,“時代歡呼創新,藝術需要突破。藝術同國家同呼吸,才能發出真正的生命力。美術的靈魂在于她能夠凝聚時代的精神、傳遞民族的力量,在我看來,藝術不僅僅是視覺藝術,它應該是強有力的情感共鳴,能打動人心,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
在擔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13年的時間里,肖峰先生為藝術教育與國家的未來發展結合起來,推動了學院的革新,為培養新一代的藝術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希望,年輕的藝術家不僅要有創作的激情,而且要有對社會時代的責任感,通過作品傳遞正能量、推動社會進步,用創造力和責任感成為創造未來的力量。
鏈接閱讀:
肖峰,1932年2月出生于江都縣。1943年8月就讀于抗日根據地江都簡易師范。1944年加入新安旅行團。1950年就讀于杭州國立藝專(中國美術學院前身),得益于林風眠、黃賓虹、潘天壽、莫樸諸大師的教導。1953年以優異成績被選送前蘇聯列賓美術學院深造。1960年在蘇聯畢業后回母校任教。1983年起歷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原浙江美術學院院長)13年之久。歷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浙江美協主席、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副理事長、中國美術報社社長、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市場聯盟副主席。從事美術工作60余年。2016年4月24日,“肖峰宋韌藝術館”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的萬福大橋塔橋二層正式開館。2021年,揚報記者采訪肖峰,在揚州發布、揚州晚報刊發了《【口述史】揚州籍著名畫家肖峰:新安旅行團是生活教育的一塊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