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柏薔薇 姜皓
《鄉土中國:我的大冶篇》《站在秋天的國度》《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近200名詩人、作家以詩為媒,放歌田園,詩頌家鄉,禮贊豐收。
11月23日,由大冶市文聯和還地橋鎮主辦、大冶市作協和還地橋文聯承辦的“新時代 新大冶”2024大冶農民詩會在還地橋鎮三山湖畔舉行。黃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梅定祥,黃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劉遠芳,大冶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居勤,大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文聯主席王秋紅,還地橋鎮黨委書記朱勇強以及田禾、胡曉光、向天笑、黃荊、查俊華、黃又平等大冶籍著名詩人、作家參加活動。
碧波蕩漾、沃野千里,在美麗的三山湖畔,來自黃石、大冶、陽新的近200名詩人、作家齊聚一堂,以詩為媒,歌頌家鄉。活動伊始,舞蹈、黃梅戲、歌曲合唱輪番上演,氣氛熱烈。詩歌朗誦《鄉土中國:我的大冶篇》《站在秋天的國度》《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語言質樸、真摯、熱情,每一句詩都從詩人心里、從家鄉的田野里流淌而出?,F場還進行了“還地橋詩群”現象討論及本土詩人胡耀文、劉國平詩歌分享,氣氛熱烈,精彩紛呈。
大冶市文聯黨組書記葉秀萍介紹,自20世紀70年代起,還地橋這片文藝熱土先后涌現出數百名優秀詩人。50后、60后直至90后,接力不斷,久盛不衰。代表詩人有向天笑、黃荊、田圣堂、胡佳禧、胡耀文、劉國平等,先后誕生了《野草》《二仙橋》《仙橋流韻》《橋》四本純文學刊物。還地橋詩人以鄉土詩創作為主,內容貼近鄉村、親情、土地和大自然,詩風淳樸厚重,個人情感和家國情懷并存,形成了獨特的“還地橋詩群”現象。
“在還地橋舉辦這次詩會,意義深遠。我們希望以此引導更多的詩歌愛好者,用詩歌禮贊祖國、謳歌時代、贊美家鄉,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大冶市作協主席石高才說。
鄉村文化振興,需要文藝力量“賦能”“塑魂”,此次農民詩會是“大地流彩——鄉村文化振興大冶在行動”的具體實踐,旨在通過詩會形式,凝聚和引導廣大農民詩人、文藝愛好者們用詩歌禮贊祖國、謳歌時代、贊美家鄉,積極運用詩歌藝術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和產業振興,共同培育鄉村文化特色品牌,為鄉村發展積聚人氣和活力。
(圖片由黃國強、任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