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何潔高達文/攝)在林黛玉魂牽夢繞的故里蘇州與“紅樓”來一場不一樣的相遇。11月20日,“紅樓夢——圖像史與物質文化”特展在吳文化博物館一樓第二特展廳開展,觀眾可游園式地以圖“讀”紅樓小說故事。
“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曹雪芹為創作《紅樓夢》耗盡了十年心血。而孫溫則幾乎把生命完全投入到了這套畫冊的創作中。自同治六年(1867)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前后達36年之久,幾乎用盡其一生。除孫溫本人外,甚至其侄孫允謨也參與了其中的創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特展以《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為主線,分為“紅樓與大觀”“木石與金玉”“太虛與大荒”三個單元。展廳通過大畫面、造景裝置作為大型可進入性的“游園”結構,讓觀眾可以游園式地以圖“讀”紅樓小說故事。
據悉,旅順博物館藏《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為國家一級文物,共23冊、230開。1959年,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得到這套畫冊,之后撥交給旅順博物館,自此成為旅順博物館的重要藏品。
目前留下的23冊230開大幅絹本工筆彩繪,鳥瞰構圖,將大觀園諸多景致悉數入畫,畫面圍繞原著情節推進畫面,包括山水人物、花卉樹木、亭臺樓閣、珍禽走獸、舟車轎輿、鬼怪神仙及博古雜項等。情節之詳盡、筆法之精細、構圖之精美、篇幅之宏大,均為清代同題材繪畫作品所僅見。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被視為“《紅樓夢》畫冊之冠”。
本次展覽展示其中的100幅作品。在展廳內觀眾會看到對于30幅《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重點展品的畫面拆分解析,使得觀眾更好理解畫中人物形象、章回場景,以及畫師在繪畫過程中對于場景的巧妙排布。
此次展品除了100幅《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以外,還在相應單元后搭配對應文物,與圖冊結合觀賞,通過這些生活用器使觀眾更好了解當時的貴族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根據此次特展,吳文化博物館將圍繞《紅樓夢》展開各項主題活動,包括講座、悅讀沙龍、博物館之夜、課程等,并將與蘇州旅游咨詢中心、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東吳龍湖天街、金普頓竹輝酒店等單位進行主題聯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