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肖舞)11月17日晚,長沙音樂廳上下兩層座無虛席,湘籍著名歌唱家雷佳領銜的《時間的詩意——跨界融合詩詞作品音樂會》在此上演,其古典優雅的現代演繹呈現出穿越詩詞長河的樂音與時光。
本場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雷佳領銜,攜手演員高至霆、舞蹈家肖淇心聯袂表演;著名指揮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擔任藝術總監,由著名戲劇導演、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擔任總導演。作品由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音樂總監、2023年第十九屆亞運會開幕式音樂總設計趙麟、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劉青、副教授溫展力,及多位頗具影響力的青年作曲家,包括張帥、張巍、王喆、楊帆、黃凱然等創作完成。
當晚音樂會演繹了十余首詩詞藝術歌曲,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天地俯仰”——《離騷》(節選)《白露》《春夜喜雨》《神情詩》四首詩詞藝術歌曲,展現自然與人生的哲思;第二章“萬物生息”——《行行重行行》《秦風·蒹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果有來生》四首詩詞藝術歌曲,探討生命的循環與自然的和諧;第三章“懷思古今”——《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靜夜思》《關山月》《二泉映月》四首詩詞藝術歌曲,喚起對歷史的回憶與沉思;第四章“家國天下”——《登幽州臺歌》《春望》《登高》《旅夜抒懷》(節選)《沁園春·雪》五首詩詞藝術歌曲,抒發對家國的深情與對和平的祈愿。四個篇章代表著自然循環也蘊含著情感流轉,共同構成了一幅關于時間、自然和人類情感的宏大畫卷。
本次音樂會以獨唱、舞蹈、朗誦、室內樂和民族器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跨界融合,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全新的視聽審美體驗。其中,雷佳將戲曲、美聲流暢地融入民族唱法中,并進行雜糅,加之清澈且頗具穿透力的音質、富有變化的音色,都讓她在歌壇獨樹一幟,并被譽為“天籟佳音”。雷佳的演唱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堪稱典范,贏得了現場觀眾一次又一次的熱烈掌聲。
“我在長沙學習了四年,每次回家鄉我都是滿懷感動和感恩。”音樂會結束時,雷佳問候現場家鄉父老,并邀請觀眾席的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同學、湘籍著名歌唱家王麗達上臺,一起為觀眾演唱《瀏陽河》等湖南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