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以“靜待花開”為主題的禪境油畫,一邊是來自大自然、匯聚匠心的璀璨寶石,位于上海寶山的古典園林——聞道園內,一場跨界文化展吸引了眾多文化藝術、玉石珠寶愛好者。禪境油畫與玉石珠寶同場競彩;古代建筑典雅與現代藝術的創新相互輝映。
策展人白月妤欣介紹說,這是一次不同藝術形式的“聚會”,是色彩與光芒的交織。18幅以“靜待花開”為主題的禪境油畫,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特邀畫家、藝術顧問王國平。其禪境油畫色澤溫潤如玉、畫境空靈縹緲、悠遠深邃、古樸清新,宛若仙境,讓人心生恬靜喜悅之感,深觀之仿佛已入畫。
現場展出了300多件玉石珠寶,涉及翡翠,紅、藍寶石,珍珠等多個品類。白月妤欣認為,在自然與歲月中誕生、承載了歷史與文化的玉石,經過打磨綻放獨特光彩,比如:歐珀就被稱為“天然的油畫”,它們的美震懾心魄。“藝術有很多種融合形式,但禪境油畫和天然玉石的巧妙融合,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一次。”王國平表示,這些在自然界歷經數百年、上千年甚至數千年孕育的玉石,給其創作帶來更多靈感。當天,知名畫家謝春彥、秦風,行為藝術家張洹等文化界人士出席開幕式并參觀展覽。
據悉,多年來,王國平致力用西方的油彩語言來表達歷史底蘊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絢麗的色彩來表達意味悠遠的心靈世界,其畫作兼具中國畫的質樸、空靈與油畫的唯美、厚重。旅居新加坡多年,王國平希望以中西合璧的方式,通過禪境油畫,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藝術。他認為,在油畫中融入中國傳統的藝術精髓,表達如詩若仙的禪境,可以讓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外國民眾更好地理解中國藝術家的內心。
此次展出的18幅禪境油畫是王國平從近幾年作品中挑選的精品:一石藏群山,一木生森林,一壑穿幽徑,一影掩眾仙。記者看到,每一幅畫作中山水、人物、花鳥似有若無、如幻如夢,令人思緒萬千;立于其畫前,“可游可居”之意立現。據了解,喜文好樂的王國平用大道無為心自寬豁達的心態、平靜祥和的內心,把自己多年來的歷練、心路歷程以及內心渴望的桃花源都融入作品。
在諸多畫作中,有一幅名為《向云端》的禪境油畫特別引人注目。王國平介紹,這幅畫的創作源于自己的夢境。創作前進入冥想時,他突然感到天地間飛起一只仙鶴,向著云端展翅翱翔;耳邊似乎響起了音樂的旋律……于是他一鼓作氣創作出這幅得意之作。向上而行的人群、若隱若現的山巒、似錦山花以及天邊的一抹七彩云朵;靜謐之中,直沖云霄的丹頂鶴讓整幅畫靈動脫塵。王國平說,這幅作品完美呈現了自己靈魂深處積極向上攀登的意愿。
如何幫助觀眾體悟畫作的內涵、與畫家的精神世界相融?王國平坦言,他一直在思考借助感官、新科技帶觀眾走進藝術家的靈魂世界。在這次展覽中,王國平嘗試以VR方式讓觀眾進入畫作中的禪境。在《菩提花開》《花間禪語》兩幅畫的介紹上,各有一個二維碼,觀眾用手機掃描后,再將手機對準畫面,畫上的靜物草木花草便“活”了起來,隨風搖擺,花瓣繽紛,灑落天地間,禪境成真。在此之前,他曾借助藥草香、古琴、編鐘古樂、茶帶觀眾通過感官體驗油畫中的禪境世界。
采訪中,不少觀眾表示此前從未觀看過這樣的展覽。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周文秀表示,一幅幅禪境油畫展現了幽深寧靜的意境,讓人內心得到撫慰。她說,融入禪境之中,對于平復人的情緒、安撫人的心靈十分有幫助。她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這些畫作。
“藝術是相通的。”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副教授高鴿說,“珠寶設計的靈感與繪畫創作的靈感是相通的。”這位文藝界人士表示,“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跨界融合會帶來新的體驗。”對此,白月妤欣亦表示,今后將繼續嘗試將不同的藝術形式聯展,讓不同藝術跨界迸發燦爛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