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1月4日訊(記者張可)今年是傅抱石先生誕辰120周年,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南京博物院、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和傅抱石紀念館承辦的“傅抱石:二十世紀山水畫的高峰”特展將于11月5日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大觀廳和傅抱石藝術館對外開放。
山水畫是中國人崇尚自然、寄托情思的偉大創造,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理念、表現方法和藝術形式。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并進入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加上西學東漸的沖擊和影響,山水畫這門古老的藝術也不得不變。傅抱石為數不多以山水畫家、山水畫理論家和美術史論家多重身份的創作者,幾乎主導了二十世紀山水畫的變革,并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藝術成就。
本次展覽梳理了傅抱石山水創作歷程,以四個部分:“往往醉后——臥游古人詩境”“換了人間——壯游祖國山河”“異域行旅——漫游東歐山川”和“不及萬一——神游偉人詩境”,全面展示傅抱石在山水畫領域的重要成就。
例如在“換了人間——壯游祖國山河”部門,展出了傅抱石1957年11月創作的《玄武湖月色》。據介紹,南京的風景名跡也一直是傅抱石熱衷表現的主題,玄武湖亦是一例。他曾以《初春》《玄武湖一角》《月下玄武湖》為題,來表現玄武湖的美好。1956年,傅抱石創作《南京風景四條屏》,亦有《玄武湖》。該作參加各種展覽,多次出版,應該是傅抱石轉型時期的探索之作。
再如傅抱石1960年5月創作的《龍蟠虎踞今勝昔》。為了表現新氣象,傅抱石運用了韶山寫生中的繪畫語言,充分利用了散鋒的用筆方法,將鐘山草石結合的地理特點給予充分表現,筆墨與自然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淡雅的青綠色下孕育著勃勃生機,寄托著畫家誠摯的情感。而且,傅抱石特別鈐蓋了“換了人間”閑章,以謳歌新社會,使主題得到升華。
南京博物院是國內收藏傅抱石作品最多、最精、最全面的機構,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美術館和傅抱石紀念館是傅抱石長期工作、生活、研究的地方。本次展覽以傅抱石山水畫為著力點,集結了傅抱石創作的150余件(套)山水畫精品,是傅抱石山水畫最大規模、最全面、最系統的一次展示,也是向傅抱石藝術精神的一次致敬。據悉,展覽將持續到2025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