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記者 索有為
10月中旬以來,位于深圳市福田區梅華路的深圳歌劇舞劇院的排練廳里,進進出出的演員比平時多了不少,不時傳出的或高亢或婉轉乃至詼諧的唱腔,也和平日風格迥異。
原來,這是遠道而來的美國清羽合唱團和深圳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深圳交響樂團等在緊張排練大型交響清唱劇《大風歌》。
年近八旬、臉上總洋溢著笑容的《大風歌》總制作人、美國清羽合唱團團長張寧遠告訴記者,劇中角色有13個,成人合唱團100人,兒童合唱團68人,樂團80人,還有嗩吶、板胡、小鼓等民族樂器表演藝術家,“臺上248個人,陣勢特別大。由著名指揮家、深圳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林大葉擔綱指揮,特邀中國著名歌唱家李秀英、苑璐、宗師及旅美歌唱家方麗婭等擔任獨唱。這么多人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磨合、合作,還是挺不容易的。”
成立于1999年的美國清羽合唱團成員,多為美國硅谷高科技地區的工程師、教授、科學家及各屆精英,合唱團多年來先后與中國著名作曲家及粵港澳大灣區多個藝術團體合作,成功創作合唱組曲《海外游子吟》、大型交響清唱劇《禹王治水》《大風歌》《補天》,這四部作品有的回顧150多年來北美華人走過的艱辛歷程,有的追溯中華文明的源頭,曾在中國巡演6次。
“我們期待,用我們的歌聲觸動更多的心靈,呈現一個古老文明永恒的魅力。同時,以此促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增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張寧遠說。
《大風歌》共分“闖宴招親、風生于地”“斬蛇起義、風起大澤”“楚漢相爭、風云奔走”“漢帝還鄉、風流千古”四折,把中國戲曲、曲藝的旋律,和西方的交響樂水乳交融,大格局上散點透視,小情景上細致入微,融莊嚴、宏大、凄婉、諧謔于一爐,延續了中國戲曲的傳統,用音樂展開了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凝聚分崩離析的民心,實現古圣先賢“天下定于一”的政治理想的歷史畫卷。
“用音樂再現中華民族的歷程,用音樂揭示我們民族歷劫長存的核心價值觀,這是《大風歌》創作和演出的初衷。海外華人對傳承中國文化有不容推卸的責任,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痹搫≡~作者、美籍華人過客拿著一本藍色封面的《大風歌》合唱歌曲譜對記者說。
“從古至今的中國人有一個很強的追求國家統一的想法,把統一作為一個時代的追求?!痹谶^客看來,秦漢之交時期對中華民族的凝聚和政治制度的形成至關重要,特別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在維持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方面的作用顯著。劉邦斬蛇的傳說激勵了其軍隊,并對后世的民俗、政治和文化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拔蚁M^眾特別是年輕人,要知道我們這個民族是怎么走過來的,為什么變成這個樣子?為什么這么與眾不同?劇中有一句歌詞叫‘鴻溝不過一線水,一水豈能裂神州’。這里的鴻溝指的是當年楚河漢界,但有不少觀眾從中體會到了現實意義?!?/p>
過客表示,在藝術創作中,作品應展現歷史背景,同時保持學術嚴謹性和真實性,避免戲說。“《大風歌》腳本正文后邊還加有注釋,說明每句臺詞出自史書哪個地方。最后一頁還印上了“漢并天下”“泱茫無垠”“長樂未央”三個漢代瓦當的拓片圖案,就是為了讓演員們能準確理解他們要呈現在舞臺上的內涵?!?/p>
中國著名作曲家、天津音樂學院前作曲系主任陳樂昌教授為《大風歌》譜曲?!皠”臼潜憩F這種時間性的,作曲就要表現空間性,拿什么來表示空間性呢?就是用中華民族的各種音樂風格來表現。”特地從天津趕來的陳樂昌說,“這部作品以西方的交響樂為底子。但旋律用的是中國的民間音樂,包含京劇、昆曲、評劇、豫劇、山西梆子、秦腔等,體現了中國幾千年的音樂積累?!?br>
“清唱劇這個形式在國內非常少,是一個稀缺的領域。”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榮獲美國第60屆艾美獎的李秀英,作為女高音在劇中飾演呂雉?!白髌贩浅S忻褡宓滋N,特別有中華文化的寫照和傳承。我們作為歌者,特別能夠有幸參與到這次演出當中。”
李秀英對作曲家、詞作家、歌者能直接交流合作感到很幸福,并對深圳歌劇舞劇院的青年合唱團員的水平加以贊賞,“相信這次演出肯定會給大家帶來非常不一樣的聽覺視覺感受。”
擔綱導演的林梅是為數不多的正活躍在國際歌劇舞臺上的中國職業歌劇導演之一,她對團隊的合作頗為滿意,“深圳歌劇舞劇院2018年才成立,年輕的演出團隊都來自海內外優秀的音樂院校,加上其他合唱團、幾位非常優秀的歌唱家,我們匯聚在深圳一起做一件最平實的事,就是希望通過這場音樂會體現出我們的民族精神,能夠讓演奏者、演唱者、藝術家們和觀眾之間引起共鳴和共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