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天坐著開了5個小時的會,下班了換個地方再開5小時的會?”
“我花100多塊,就為了陪一幫陌生人演戲?”
曾經,劇本殺愛好者中,流傳著一句話:劇本殺一天,人間一年。這種沉浸感十足的桌游,曾經吸引了不少渴望線下社交的年輕人,走進門店體驗完全不同的人生。有人想過一把偵探癮,有人想減壓想治愈,甚至有單身族想借此脫單。
劇本殺門店房間。受訪者供圖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劇本殺行業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景象。一些劇本殺店鋪通過精心策劃和營銷,成功吸引大量顧客,場場爆滿;也有相當一部分店鋪卻是門可羅雀,陷入困境。
在許多業界人士眼里,前者是幸運的,后者才是常態,因為自去年以來劇本殺的熱度持續降溫。不少商家面臨收入銳減、“關門潮”;而在社交媒體上,也有網友表示“對劇本殺的熱情在下降”“附近的門店倒閉”;在閑魚等二手平臺上,99元打包賣劇本的帖子一搜一大把;甚至有人在虧了300萬元后,喊出“門店0元轉讓”,只求找人接手,讓房東退還押金。據線下劇本平臺小黑探數據,2024年4月全國線下劇本殺游戲收入為1.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1億元。
圖源:大眾新聞客戶端
在這個手機不離手的時代,許多社交聚會往往變成“換個地方玩手機”。劇本殺能讓一群人放下手機,拿起故事性極強的紙質文本,在幾個小時內沉浸于面對面的強社交,這是許多國人所渴望并缺乏的體驗。
然而,當徒步、露營、音樂節、演唱會等牢牢抓住年輕人的時候,顯露“過氣”之相的劇本殺,還殺得動嗎?
由盛而衰
劇本殺的源頭,是19世紀誕生于英國的“謀殺之謎(Murder mystery games)”,它是歐美最流行的派對游戲之一。20世紀末,這種游戲傳入我國,在大城市白領中流行開來。2013年,國內開始出現經營性的劇本殺門店。
2016年3月,由何炅、撒貝寧主持的中國首檔明星推理綜藝秀《明星大偵探》開播,很快人氣、口碑雙爆棚。受其帶動,劇本殺游戲在線下休閑娛樂產業中異軍突起,在全國迅速出圈井噴。
2017年國內登記注冊的劇本殺門店不過才破千家,但到了2019年12月,全國線下門店已飆升至1.2萬家。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4月國內劇本殺店有4.5萬家。一線城市的劇本殺一條街,“每10步就有一家門店”。
經過多年發展,劇本殺行業鏈條日漸完善,涵蓋作者、發行方、店家、玩家四個環節。劇本殺經營者孫皓凡告訴潮新聞記者,在產業鏈中位居上游的作者和發行方“吃肉”,掌握主動權,店家則是“喝湯”的,經常要求著前者提供“城市獨家本”“城市限定本”,以獲得競爭優勢。
劇本殺門店內的劇本柜。受訪者供圖
但在眾多商家的蜂擁而至之后,劇本殺行業卻在往后的三年光景里,店鋪數量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
在2021年5月,Moose在上海開啟了的第一家劇本殺店,迅速擴張,巔峰時期擁有6家門店,總投資額超過了200萬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劇本殺行業的熱潮似乎有所減退,如今,Moose的門店數量也縮減至3家。
這股寒流似乎正悄然席卷整個劇本殺業界。據了解,單單上海的劇本殺店鋪數量,就已經從頂峰時期的2000多家急劇下滑至如今的六七百家。其它各大城市的情況也都類似。
全面退潮
劇本殺市場降溫,首先源于玩家數量的減少。隨著新鮮感逐漸消散,那些淺嘗輒止的非資深玩家的熱情,也像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一批鐵桿老玩家。市場,由此陷入了存量搏殺。
中秋期間,老玩家邵琳琳約了七八個朋友,都沒湊齊打本的人。“打一局需要六人,組局越來越難了?!彼嬖V潮新聞記者,“以前一起玩的朋友,要么對劇本殺‘玩膩’了,要么說自己沒時間?!?/p>
除去玩家的熱情退卻,從業人員似乎也面臨著理想與現實的碰撞,尤其是最關鍵的DM(打本主持人),很多優秀的DM都離開了劇本殺門店。
劇本殺角色海報。受訪者供圖
盡管很喜歡DM這份工作,但在去年,小磊還是告別了劇本殺行業。一天要工作15個小時,月薪經常只有2000多元?!斑@個行業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我經常只能‘用愛發電’?!彼幕卮鹄锍錆M了自嘲和唏噓。
在劇本殺里,出色的DM卻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他們的存在對于整個游戲體驗至關重要。一名優秀的DM需要具備精準的表達能力、包容心、責任心、共情能力、恒心以及上進心,他們不僅要能夠引導玩家進入劇情,還要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以保持游戲的新鮮感。“很多資深老玩家看重DM甚于劇本?!毙±谡f。
當劇本殺店里坐著大批水平一般的DM時,玩家游戲體驗也隨之黯然失色。這樣的現狀,無疑對劇本殺的聲譽造成了沖擊。玩家少了,利潤薄了,DM降薪甚至走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店家得在劇本上花心思。但是在劇本殺經營者老王看來,如今的劇本內容,似乎又走上了另一種極端:“鉆內容,把內容做得越來越深奧、冗雜,導致玩家門檻非常高,甚至可能出現了不懂天文、不懂地理、不懂歷史,就不能打本。”劇本殺經營者老王認為,部分門店陷入了病態發展。
小黑,一位在這個行業歷練了七八年的老手,向潮新聞記者揭露了一幕幕行業內涌動的暗流:在大眾點評、美團等平臺上,莫名其妙的差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店家百思不得其解;為了搶奪人才,一些店家不惜重金挖角,承諾雙倍工資;更有甚者,未經預約便闖入店內,對劇本柜大肆拍照,或是偷偷打開劇本盒子,盜取線索卡,甚至在劇本上肆意涂改,破壞游戲體驗。
劇本殺房間。受訪者供圖
這些行為,不僅讓市場競爭環境變得烏煙瘴氣,也嚴重損害了劇本殺行業的整體聲譽。長此以往,愿意加入這個行業的人將越來越少,行業的活力和創新能力也將逐漸枯竭。
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經營者們有更廣闊的視野,不僅要留住現有玩家,更要大膽創新,提升服務質量和游戲體驗,吸引更多新玩家加入。只有不斷做大市場蛋糕,行業才能持續繁榮。
出路何在
“咖啡連鎖火不火?瑞幸咖啡、庫迪咖啡夠不夠成功?如果運作得當,劇本殺行業也能像咖啡產業一樣?!?/p>
在對于劇本殺行業一片唱空聲中,也有人在堅守,并且心存信心。在老王眼里,當前劇本殺的降溫是市場泡沫的大面積破裂,這在他眼里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而他正趕上了這一波發展的高峰期。
老王的劇本殺連鎖品牌TI迄今已在全國13個省市開了66家連鎖店。今年以來,他在國內大范圍收購經營不善而關門的劇本殺門店,用他的話說,叫做“聯營”。
圖源:光明日報
實際上,一個反直覺的事實是,從大市場環境來看,劇本殺市場是供不應求的。據專業平臺統計,劇本殺行業目前的供銷比小于1,為0.92至0.93,換句話說,劇本殺的市場供給只能滿足需求的92%-93%。而作為對比,在休閑娛樂行業里,KTV、網吧、臺球等的供銷比都大于1。
然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相對于其他娛樂行業而言,目前的劇本殺經營戶,確實存在經營不規范,甚至草臺班子的問題。一位劇本殺經營者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劇本殺店,應該有管理人員、一線服務人員,以及人事、財務、培訓人員等。“但是很多店鋪,其實是一個老板兼任了5個甚至更多的職能,多數人的精力和能力畢竟是有限的。”該人士表示,破局的關鍵,在于“標準化”三個字。
標準化體系下的劇本殺門店,類似于電影院線制下的影院,有數千個各類劇本可供挑選,這樣一來,玩家就不容易玩膩。
“我們要求店長、客服、主持人都要有售前、售中、售后的標準化管理流程,保證玩家對于品牌以及每家門店的信任。”老王說。
此外,標準化的門店,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在服務、體驗上,能夠給潛在客源一個穩定的預期,這也有助于新玩家、目標受眾,放心大膽的走進店里,體驗劇本殺。
劇本殺雖然源于英國,但在國外并未發展成為一個成熟強大的產業。在中國,經歷過“野蠻生長”的劇本殺,正等待著國內從業者去摸索和打造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