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明星制造者”嚴寄洲,真實記錄“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悲壯場景的攝影師吳印咸……你知道嗎?這些閃耀中國影史的江蘇人,他們的足跡曾經在延安交集。
在中國電影的藝術長河中,一代代江蘇電影人憑借卓越的風采和不朽的作品,閃耀著璀璨光芒,彰顯著江蘇力量。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凝心鑄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江蘇電影人影像回顧展”,于9月14日至21日在南京圖書館一樓展出。
展覽中致敬的多位江蘇電影人,也在南京圖書館館長陳軍編著的《寶塔山下江蘇文藝人》中有專門的篇章介紹。
這些江蘇電影人的足跡,
曾在延安交集
吳印咸、水華、張平、王曉棠、嚴寄洲……漫步在展覽中,再次遇到這些熟悉的名字,陳軍不禁感慨:“這些名字都是閃耀在中國電影星空中的一顆顆明星?!?/p>
他曾經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追溯、編著完成《寶塔山下江蘇文藝人》,他對于這些江蘇電影人的名字熟稔于心。這些人物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并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曾在延安時期(1935年—1948年),不遠千里,為時代需要投身文藝戰線。
陳軍特別提到了江蘇沭陽人吳印咸,他被譽為“中國紅色攝影之父”,為歷史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影像,如白求恩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前線作戰、八路軍在南泥灣訓練和生活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吳印咸曾在淞滬會戰期間,冒著生命危險親自拍攝了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壯烈場景。由于特殊原因,這些影像未能保存下來,但影響深遠。2020年上映的電影《八佰》,便與當年吳印咸所記錄的這段歷史有關。
在展覽中,《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海報讓很多觀眾駐足。這部電影的導演便是蘇州常熟人嚴寄洲。陳軍介紹,嚴寄洲是新中國最早的“明星制造者”,捧紅了當時的眾多影壇明星,如王心剛和王曉棠。當時流傳著一句話:“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此外,嚴寄洲還在導演軍旅喜劇片《哥倆好》時,大膽地讓男主演張良分飾兩角,開創了中國電影角色表演之先河。
把幕后創作者請到臺前:
他們,不能被忘卻
《早春二月》《五朵金花》《三毛流浪記》……這些作品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變遷與發展,也烙印了一代人的熱愛與記憶。這些舉世聞名的作品,其幕后創作者的名字卻往往被忽略、被淡忘。作品的知名程度和作者的湮沒程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即使很多人知道這些作品、知道作者的名字,但卻不知道他們是江蘇人。
《三毛流浪記》和江蘇有什么淵源?陳軍說,《三毛流浪記》的導演嚴恭也是江蘇人。嚴恭沒去過延安,但是他的弟弟嚴正去了延安,而且受到哥哥的影響和幫助,嚴氏兄弟的故事是《寶塔山下江蘇文藝人》第一版中沒有收錄的。陳軍目前正在進一步挖掘、補充和校正書中內容。
無論陳軍編著這本《寶塔山下江蘇文藝人》,還是本次“江蘇電影人影像回顧展”的舉辦,都有著相同的愿景:將這些幕后的創作者請到臺前,讓他們被看見、被記住。正如很多觀眾在展覽的觀后感中所言:“才發現原來這么多電影、影人都是江蘇的!”“這些江蘇電影人不能被忘卻”……
陳軍表示,就文脈傳承而言,這些江蘇籍文藝人應該被當下的江蘇人認識和記住。很多電影作品已經不僅僅屬于江蘇,屬于中華民族,也成了代表全人類的寶貴精神文化符號?!巴ㄟ^這次的江蘇電影人影像回顧展,觀眾能夠通過這些電影人的獨特視角,深刻感受到江蘇文化的厚重底蘊。這些電影人不僅為中國革命貢獻了力量,也在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裴詩語劉靜妍
圖片:牛華新顧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