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名家獲得過梅花獎或文華獎,5臺大戲、21場折子戲,45家戲曲劇團、87個劇目……相逢在昆山,百戲盛典再次“亮嗓”。9月5日晚,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在江蘇昆山開幕。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在致辭中表示,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自2018年舉辦以來,已成為戲曲劇種交流展示和戲曲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內容豐富、人才薈萃,積極深化文化與旅游、藝術與生活的融合,助推戲曲“破圈”傳播。在新的起點上,廣大戲曲工作者應堅定文化自信,以精湛藝術、精彩作品傳承歷史文脈,展現時代氣象,抒發人民心聲,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夏心旻表示,江蘇系統推進戲曲保護、傳承、發展各項工作,培養了一批德藝雙馨的領軍人才、創作了一批藝術精湛的扛鼎之作、打造了一批影響廣泛的活動品牌。江蘇省將以此次盛典活動為契機,創作更多叫好叫座的優秀作品、培育更多有德有藝的戲曲人才、搭建更多接地氣聚人氣的傳播渠道,更好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系統推進戲曲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打造戲曲領軍人才、骨干人才、優秀青年人才梯隊。開幕式上,為2024年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入選人員代表頒發證書。
現場,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石曉亮、齊愛云、唐元才、陳江鋒、張銘榮、徐秀芳、劉建楊等出演的折子戲組臺精彩上演,拉開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的帷幕。七位戲曲名家平均年齡65歲,其中上海昆劇團張銘榮先生已經83歲高齡。
各位藝術家各顯絕活,不同行當、不同劇種交相輝映、異彩紛呈,京劇《時遷偷雞》吞火吐煙,功夫了得;秦腔《放裴》驚心動魄,滿堂喝彩;京劇《探皇陵》聲若銅鐘,蒼勁有力;昆曲《勢僧》丑中見美,盡顯功力;紹劇《鬧天宮》技藝精湛,熱鬧非凡……
今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將持續至9月23日,上演大戲5臺、折子戲組合21場,45家戲曲劇團共計87個劇目,涉及22個劇種,演職人員超3000人,參演人員中有23位曾獲“文華表演獎”“梅花獎”。會演和展演既有黃梅戲《女駙馬》、川劇《芙奴傳》、昆曲《西廂記》等古裝戲,也有豫劇《朝陽溝》等現代戲,充分彰顯中國戲曲的豐厚底蘊和創新活力。
盛典積極為青年戲曲人才搭建平臺,持續為全國121個僅有一個國辦團體的劇種培養人才。今年“天下第一團”音樂創作傳習班組織29名戲曲音樂創作骨干來昆山培訓1周,圍繞劇種唱腔創作、劇目音樂創作和配器等方面,邀請全國戲曲名家授課,通過教學、采風、觀摩、實踐等多種方式助力戲曲音樂創作人才成長。
盛典舉辦期間恰逢中秋佳節,惠民演出將走進鄉村小劇場、戲曲百戲博物館、亭林園、慧聚廣場、昆城廣場等公共空間,推動鮮活生動的戲曲藝術直達基層、走進生活,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好戲,為廣大戲迷帶來別樣的中秋團圓之禮。
為讓百戲盛典融入生活,活動期間還安排“看百戲、游江蘇”戲曲之旅、戲曲百戲博物館主題展、百戲國潮風韻、戲曲對話等延伸活動,促進文旅業態融合、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