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城北郊一座院落里,有一個揚州非遺通草花工作室,生于湖南的90后姑娘朱欣是工作室的主理人。14年來,朱欣一直和通草花打交道,經常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現在,她已經從懵懂的小學徒,成為揚州市級通草花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如今,全國通草花傳人不足10人,而朱欣則通過網絡和短視頻,讓通草花逐漸在年輕人群體中火了起來,她的“通草花制作教程”合集更是高達一千多萬播放量。
△朱欣在制作通草花
90后湘妹子愛上非遺通草花
朱欣199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道縣梅花鎮的一個小村莊,從小喜歡做手工。母親用毛線鉤衣服和鞋子,她好奇跟著學,小學時就能給自己鉤書包。爸爸是木工,她耳濡目染,學會了把竹子削成很薄的竹篾,然后給自己編小竹籃。
高中階段,她學習了播音主持,希望參加藝術高考能上大學,將來做新聞主播,可這條路沒走通。最終,她被湖南科技學院錄取,被調劑到了她完全不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朱欣決定放棄上大學,父母不同意,但朱欣脾氣比較倔,不感興趣的專業就不去念。于是她跑到湖南省永州市打工,先做銷售客服,后又給少兒做口才培訓。
作為一個“i人”,這些工作給朱欣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在朱欣的心里,她總想找個自己喜愛的手工活干干。
“在網上看到關于揚州通草花的報道,我瞬間就被吸引了。”2010年底,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網上得知揚州70歲高齡的民間通草花工藝大師戴春富正面向全國招收弟子,當即決定到揚州拜師學藝,學做通草花。
朱欣的想法,再次遭到了父母的反對。父母認為,學通草花沒有前景,學習期間沒有收入,還要自己租房。可朱欣卻堅定要到揚州拜師學藝,她毫不猶豫地打包了行李,帶著工作兩年多攢下來的一萬多元,辭職來揚州,準備拜師學藝。
每天捏幾百個花瓣她選擇了堅持
拜師學藝并沒有朱欣預想中的順利。來到揚州后,朱欣找了一家一天只要幾十元的小旅館住下,就開始尋找戴春富大師。她沒有戴春富的聯系方式,只知道工作室的大概位置。但是她一連幾次拜訪,戴春富都不在。好在她后來發現了戴春富的名片,撥通了電話說明來意,老人家爽快地同意了見面,至于拜師,卻不置可否。
戴春富大師自1958年進入揚州制花廠工作,做了半個多世紀通草花,是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戴春富見過太多人因一時興起跑來學藝,但是很多人學幾次就堅持不下去了。還有人學了幾年,想堅持但苦于沒有經濟效益也選擇了放棄。他不敢確定朱欣的熱情能維持多久。
△一朵菊花需要制作多種花瓣
△朱欣制作的通草菊花半成品
一上來,戴春富就教朱欣最難做的菊花。一朵菊花需捏揉剪粘上百個花瓣,每個花瓣雖然形狀大致相同,但實則各有姿態,而且每一片花瓣都不能有捏痕。一天到晚捏花瓣,每天要捏幾百個,很多人難以忍受這個過程,覺得太枯燥乏味,便放棄了學習,但朱欣卻堅持了下來。
每天早上八點不到,朱欣就趕到工作室,拿出一張張白色的通草紙,用濕毛巾敷了,待其變得軟硬適中,開始做一個個的花瓣,光練弧度,她就練了兩個月。捏、揉、剪,最后用白乳膠粘連,一朵朵花就在她的雙手中綻放開來。
一邊做手工賺錢一邊堅持學藝
一時的堅持容易,但是要一直學藝卻很難。為了節省開支,朱欣在老城區租了一間小房子,房間里只能放下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個小洗漱臺,上廁所都得去外面的公共廁所。每天學習結束后,朱欣就去買最便宜的菜自己做飯。在小小的房間里,朱欣還專門放了一張小小的工作臺,每天練習做通草花到深夜。朱欣說:“做通草花雖然苦,但是我喜歡做的事,即使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我依然很開心。”
△朱欣制作的通草花頭飾
△朱欣制作的通草花小品
攢下來的錢花完后,朱欣就一邊學做通草花,一邊撿起了小時候做耳環的手藝,在淘寶上賣自己手工制作的耳環,一個月多少能掙幾百塊錢,補貼自己的生活費。“我算是觸網比較早的了,這也給我以后在網絡上發展奠定了基礎。”
有了賣首飾的經驗后,朱欣試著將自己制作的通草花放在網上銷售。“我記得第一筆賣了六十多塊錢。”雖然錢不多,但是看到有人買自己的作品,朱欣覺得非常開心。
2020年對朱欣來說,是特別難忘的一年。那一年,她自主創業,在甘泉街道長塘村高莊組成立揚州通草花珠珠非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從此,她從事的通草花制作有了自己的平臺。
將非遺搬上網絡讓更多人愛上通草花
讓人想不到的是,創業之初就遭遇了三年疫情,給她的創業之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但困難并沒有打倒她,“現場直播推介產品,雖然沒有門店,卻通過網絡打開了市場,目前線上產品銷售額每年達到了10多萬元。”朱欣開心地說。
△朱欣在制作通草花
不僅如此,這些年來,朱欣更致力傳承弘揚通草花非遺技藝,進校園、進社區、進高校、進教研機構,講解傳授通草花技藝,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通草花制作教程,在網上免費分享一些制作方法,讓全國各地的愛好者了解通草花技藝,并學著制作。其中一條介紹通草菊花的視頻,播放量超200萬次,整個“通草花制作教程”合集更是有1000多萬次播放量。
不少人看了她的視頻,對通草花產生了濃烈的興趣,不僅了解了什么是通草花,還給朱欣帶來了不少訂單,更關鍵的是,還吸引了三個女孩前來學藝,在她的工作室里學習制作通草花。今年7月,她更是出版了中國大陸地區第一本通草花制作教程。
“這幾年,國風興起,漢服熱起來了,也帶火了通草花發簪、胸針之類的飾品。”朱欣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不但弘揚傳承菊花等傳統的花形,還嘗試制作睡蓮花、繡球花、玫瑰等幾十種新花形,同時將通草花的種類從傳統的擺件轉化成現代人更能接受的飾品。
2024年3月,朱欣成為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草花制作技藝傳承人。朱欣表示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通草花技藝進一步傳承弘揚,讓通草花的制作技藝走向世界,開出“永不凋零”的“非遺之花”。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韓秋 顧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