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7日,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辦“名師傳藝”成果展演暨青年人才推介結項演出,3場京劇專場不僅展示了河南省京劇藝術的深厚底蘊與傳承成果,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成立8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3場展演中,經典折子戲與現代改編劇目交相輝映,生旦凈末丑輪番登場。此次活動吸引了線上線下近300萬人次關注,彰顯了國粹京劇在新時代的獨特魅力。
8月5日的演出中,《霸王別姬》與《將相和》兩出經典劇目相繼上演,國家二級演員李軒逸飾演的虞姬雍容大方,盡顯梅派風韻;國家一級演員張帥飾演的藺相如沉穩大氣,唱腔韻味濃厚,展現了藺相如的儒雅形象;青年演員戴維飾演的廉頗,以精彩的表演,將老將的威猛與知錯能改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8月6日,《李逵探母》《望江亭》《九龍杯》等劇目的亮相讓演出精彩紛呈。國家二級演員史筱媛飾演的李母,唱腔深情飽滿,將母愛的偉大與無奈展現得淋漓盡致;青年演員郭子薇飾演的譚記兒,以典雅智慧的形象贏得觀眾的喜愛;國家二級演員李鵬飛飾演的楊香武,通過高超的武藝和聰明才智,將盜取九龍杯的驚險過程演繹得扣人心弦。
8月7日,國家二級演員王志華專場演出《楊排風》,更是將整個展演推向了高潮。王志華憑借扎實的武旦功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塑造了楊排風這一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中豪杰形象,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
“名師傳藝”項目是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在人才培養方面推出的舉措,也是舉辦3次集體拜師后的一項長期培養計劃。 該項目通過邀請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擔任藝術指導,對青年演員進行一對一的傳授與指導,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這些青年演員在國家級和省級戲劇大賽、青年演員大賽及各類重大演出活動中嶄露頭角,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此次展演中,多位青年演員在名師的指點下不僅在演技上有了顯著提升,在舞臺上也展現出自信與風采。”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主任陳勇介紹,近年來,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統籌推進劇目建設與藝術創新,推出了20多部大戲及60多出小劇目,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青年演員的辛勤付出和名師的悉心指導。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黃寒秋表示:“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青年演員的進步,得益于‘名師傳藝’項目的實施。該項目自實施以來,已有幾十位年輕演員參與,他們在舞臺上展示出的自信與影響力在項目的支持下不斷增強。”
在8月8日召開的座談會上,來自河南省內外的京劇名家、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展演劇目及青年演員的表現進行了點評,并對京劇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意見、建議。
京劇名家葉萍指出:“青年演員在傳統戲中的進步顯著,但唱功仍需加強。”國家一級作曲方可杰建議,樂隊成員在演奏傳統戲時盡量背譜,以便更好地與演員的表演相契合。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吳亞明說:“京劇發展應建立在傳統技藝的傳承之上,‘老戲新演’通過刪減壓縮傳統劇目中的冗余情節,使演出更趨完美且富有新意。”
河南省藝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李霞建議,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應增加演出場次,可以利用暑假、寒假及重大節假日等,在城市劇場舉辦京劇演出季,以此培養城市京劇觀眾群體。
據了解,未來,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將繼續堅持“劇目傳承與創新、新劇創作與人才培養并重”的發展戰略,通過不斷推出原創劇目和復排經典劇目,提升業務能力;同時,加強青年演員的培養與推介,為劇團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該中心還將積極探索京劇藝術的市場化運作,擴大京劇藝術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讓京劇藝術在中原大地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