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電影《刺猬》舉行北京首映禮,影片中,王戰團(葛優飾)和周正(王俊凱飾)是別人眼中的“異類”,卻是彼此心中的知己,只有他們才知道“做自己,沒病”。
不少觀眾與業內好友都被這對“怪咖姑侄”的故事所打動,現場反響熱烈,紛紛表示“看完后告別內耗”、“家庭群像敘事不落俗套”、“故事值得細品,荒誕又真實”。
葛優盛贊王俊凱是“年輕的老演員”
電影《刺猬》根據鄭執短篇小說《仙癥》改編,現場書迷表示,很喜歡影片改編后的結尾。
作為編劇兼原著作者的鄭執則回應表示,自己在首次觀影時感動到落淚,“小說的文字更偏悲涼,而電影中則添加了一絲暖色,對王戰團的個人命運做了些改變,留有希望,姑侄二人之間的羈絆更為深刻動人”。
談及彼此間的合作感受,導演顧長衛表示,葛優還是一如既往地穩,在影片中帶來了教科書般的演技。同時他還透露,早在籌備初期,自己與王俊凱初次見面沒聊幾句,便認定了他就是周正的最佳人選。
葛優則表示,“王俊凱是年輕的老演員了”,在拍攝時一起走戲討論,王俊凱常常能提出非常重要的建議,“屬于是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王俊凱坦言:“在葛優老師的身上學到了特別多,情節的處理等方面特別讓人敬佩,在海鷗出嫁的那場戲中,原本是沒有哭戲的,大爺現場真情流露,流淚的那一刻發自內心地覺得他就是王戰團。”
王俊凱看完《刺猬》學會如何不內耗
在談及影片結尾字幕“從此,我們再也不會被萬事萬物卡住”時,刺猬家族感受頗多。
電影中,姑侄二人相互陪伴一起邁過了生活的坎兒,在首映現場,家人們也紛紛送上“好運卡”,以“卡”治“卡”,祝愿王戰團周正的人生不再被“卡”。
片中飾演周正媽媽的劉威葳送上一張“悶聲干大事”卡,表示周正被原生家庭卡住了,但他本就有選擇沉默的權力,不需要為了迎合任何人而開口自證,“誰說悶聲就不能干大事呢”。
大姑表示自己這張“卡”一定是送給王戰團的,他癡迷太平洋甚至到了“魔怔”的地步,而她希望王戰團能早日實現愿望,因此送上“看海自由”卡,希望他不再遺憾,能如愿到達每一個期盼已久的遠方。
二姑三姑則是為王戰團、也為觀眾送上“隨地大小瘋”卡,表示王戰團的精神狀態已經遙遙領先,與其內耗不如允許自己“瘋”一把,和大家一起發個神金,活個盡興。
作為周正的昔日同窗,飾演何苗子的吳雙送出一張“沒事噠”卡,她看到周正的身上承載了太多壓力,開始逐漸壓抑自己,想對他說一句“沒事噠,放松一點,還有前程似錦的未來在等你”。
而葛優與王俊凱一起為大家送出“不卡”卡,希望它會成為生活中帶領大家通關的令牌,從此不迷茫、不懷疑自己。一位曾患有口吃的觀眾在映后動情發言,稱“在電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非常共情周正的遭遇,看完《刺猬》后也終于學會了如何不內耗,王俊凱則暖心鼓勵:“我們只要邁過了這道坎,萬事萬物都卡不住我們了”。
首映觀眾感慨“掙脫更多的枷鎖,肆意去生活”
首映現場星光熠熠,演員黃渤、導演李玉、導演兼編劇王紅衛、作家班宇、制片人方勵、導演殷若昕、歌手段奧娟、導演兼編劇穆德遠、著名藝術史學者尹吉男等不少好友前來觀影支持。
演員黃渤感慨:“王戰團就是開在草地上的浪花,而周正是草地上的一塊石頭,盡管他們和周遭的環境并不和諧,但浪花沁進了石頭的心里,也開出了浪花,兩人彼此攜手走到了心中的大海。”
歌手段奧娟提到,電影中王戰團和周正想“瘋”就“瘋”的態度非常契合當下的年輕人,如果不給自身那么多的束縛,也許大家都能活得更灑脫一點,并表示在觀影后也做了一次反思,“希望能掙脫更多的枷鎖,肆意去生活。”
作家班宇坦言:“現在仍然還處在百感交集的狀態”,認為電影完成了小說的新篇章,再一次提出了尖銳與鋒利的部分。他走心發言稱:“被影片的最后一句話深深打動,當兩種相似的風再次吹過,我們終于明白是被什么卡住,但從此以后也不會再被萬事萬物卡住。”
與王俊凱合作過的導演李玉也來助陣,極力肯定王俊凱的表現,“小凱和我聊過很多次,每次我都能感受到他對這個角色是驕傲的,雖然已經過去三年,但他從來沒有忘記過周正”,還將電影比喻為一杯酒,稱電影能讓人從中感受到生活的力量、詩意的力量。
制片人方勵激動表示,“我要向所有人致敬,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能談孤獨與自由,談理想與現實,特別讓人感動,我感覺顧長衛導演一點都沒變,仍然在堅持做自己想表達的東西,非常難得”。
導演殷若昕直言道,在觀影前曾十分忐忑,作為《仙癥》最早一批的書迷,不知道能不能沉浸在這個影視化后的故事中,“但現在已經完全不用擔心了,感謝這部影片讓我重新生活在幻境里,在電影院做了一場奇妙的夢”。
不僅是嘉賓們,走出影院的觀眾也紛紛在各大平臺曬出自己的走心影評,分享來自電影的治愈力量和心靈觸動,期望來自“怪咖忘年交”的故事能和更多曾被“卡住”的人同頻共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
校對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