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入圍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顧適,出版了全新幻想小說集《2181序曲》。這本書由新星出版社與八光分文化聯合出版,共收錄8篇作品,其中包括雨果獎提名作品《〈2181序曲〉再版導言》,還首次發表了2篇新作:長達6萬字的奇幻小說《弒神記》以及關注虛擬現實題材的《虛構之地》,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充滿想象與哲思的未來世界。
在《2181序曲》中,顧適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探討了AI在災難救援中的道德抉擇、人類冬眠時代的生存困境,以及神與妖之間超越性別的愛戀。這些故事不僅是對未來可能性的大膽設想,更包含了對未來城市、性別差異、氣候變化、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深刻洞見。
其中,《〈2181序曲〉再版導言》作為雨果獎提名作品,以16個角色全員女性的新穎設計,展現了冬眠時代下人類社會的復雜面貌。展現了冬眠者的經濟權利、婚姻存續、撫養義務等現實問題,以及無法冬眠者的生存困境,引發讀者對科技進步與社會倫理之間關系的深入思考。如果說很多科幻作品追求的是廣度,那么這一篇追求的則是深度。它幾乎探討了冬眠技術實現之后會帶來的一切變化: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有人借機謀利,有人則把冬眠當成逃離現實的工具。因父母冬眠被拋下的孩子,因冬眠耗光家產而斷絕關系的母女,因患絕癥冬眠等待救治的病人,形形色色的人物紛紛登場,每一個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動機和訴求。這是一篇把“冬眠”這個設定的可能性寫到窮盡的作品。
而主打新作《弒神記》則以其奇幻的設定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了眾多讀者的目光。在這個世界中,神與妖的性別可以隨意轉換,天帝愛上了來殺自己的狐妖,他們不斷轉換性別,相愛相殺。天帝與狐妖之間的愛恨情仇,成為了推動故事發展的核心動力。但顧適的目光并不止步于描寫情感糾葛,而是想通過這個故事回答“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的天問。小說完整地描寫了世界從神移交到人手里的過程,堪稱蕩氣回腸。
除了視野宏大的作品,《魔鏡算法》這種關注日常生活的作品也別具一格。小說設定了一種可以內置在隱形眼鏡中的“魔鏡”APP,魔鏡可以分析他人的微表情,然后做出提示。
此次新書的發布,獲得了多位知名學者和藝術家的誠摯推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稱贊:“顧適長于以她細密的語言奇妙、精準地勾勒出她的想象世界,魅人且真切,摯情且深思。在日常與悚然之間,在生機與滅寂之間,在悲憫與示警之間。柔軟的情感之縷往復回旋、絲絲入扣地編織出她的世界骨架與敘事結構。女性筆下的女性角色以其柔韌和智慧背負并包裹著關于未來的憂思、質詢和希冀?!?/p>
韋爾斯利學院講席教授宋明煒則認為:“在《三體》之后,顧適是新一代的創世者,她用莫比烏斯時空彌合黑暗森林間二元對立、另辟蹊徑重新讓科幻繁花不拘一格重重綻放。這幾年來,她持續不斷帶給我們驚喜,這本新書是她呈現給讀者的逾越更多邊界的科幻奇觀。”
藝術家曹斐則關注到了顧適作品的洞見性:“在顧適用科幻丈量的未來中,你仍能感知當下的尺度?!?/p>
重慶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廣益則直言:“如果我們的科幻作品都達到這個水準,中國科幻就真正可以和歐美掰手腕了。”
顧適自2011年起在《科幻世界》《北京文學》《上海文學》等雜志上發表科幻小說30余萬字,曾出版個人合集《莫比烏斯時空》。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華語科幻星云獎金獎、科幻星球獎文學獎、百萬釣魚城科幻大獎等重要科幻獎項,多篇作品被譯為英、意、德、西、日、韓、俄等多種語言。除了是科幻作家,她還是一位高級城市規劃師。專業、豐富的學識,為她的科幻創作提供了養分。
《2181序曲》的出版,不僅是對女性角色在科幻作品中地位的提升,更是對科幻文學多樣性和包容性的有力推動。我們期待顧適能夠繼續以她獨特的視角和才華,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紛呈的科幻佳作。
瀟湘晨報記者劉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