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成長) 記者上午獲悉,著名蒙古族音樂人布仁巴雅爾9月19日在海拉爾突發心梗去世,享年58歲。他的作品《吉祥三寶》在2006年登上央視春晚,為廣大觀眾知曉,他是“吉祥三寶”之中的父親。
布仁巴雅爾1960年出生于內蒙古呼倫貝爾。1978年,18歲的布仁考入鄂溫克族自治旗烏蘭牧騎,擔任獨唱演員和馬頭琴伴奏。1980年,他考入呼倫貝爾盟藝術學校聲樂班,接受正規的聲樂訓練,并在這里認識了后來成為他妻子的烏日娜。布仁巴雅爾本職工作是電臺的編輯、記者、主持人,但他在業余時間一直堅持創作并演唱蒙語歌曲。1987年,他參加第一屆內蒙古自治區蒙語歌曲電視大獎賽,榮獲二等獎。1988年,他在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青年歌手大獎賽上榮獲一等獎。
1990年,布仁巴雅爾調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擔任記者、翻譯和蒙語主持,從此在北京工作和生活。1994年的一天,烏日娜無意中聽到了布仁巴雅爾和女兒諾爾曼用蒙語在一問一答,她覺得父女倆的問答就像一段音樂旋律,非常動聽,于是把自己的感覺告訴了布仁。在妻子的提醒下,布仁巴雅爾有了靈感,一氣呵成地寫出了《吉祥三寶》這首歌,并將這首歌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女兒。2005年,布仁巴雅爾推出個人第一張音樂專輯《天邊》,《吉祥三寶》作為專輯里的主打歌,很快傳唱于大江南北。2006年,布仁巴雅爾與妻子烏日娜、侄女英格瑪組成“吉祥三寶”,登上央視春晚演唱《吉祥三寶》,讓這首歌成為當年最火的歌曲。“我們三個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的畫面也成為春晚舞臺上令人難忘的溫馨時刻。
直到2006年,因為一個難得的機會,布仁寫給女兒的這首《吉祥三寶》在春晚上一炮走紅。其實,這首歌的走紅讓大家都有點意外。草原的音樂應該是舒緩遼闊滄桑的,可這首歌卻是很清新的,大家都很好奇。布仁意識到呼倫貝爾的民族音樂遠沒有被傳播出來。自此,布仁和妻子烏日娜開始投身民族文化的尋根工程,積極從各種民間音樂中發掘素材,吸收養分。
《吉祥三寶》走紅之后,布仁巴雅爾一直在做著民族音樂的創作、挖掘、整理和傳播,他走遍了鄂溫克民族聚居區采風,收集了許多即將失傳的古老民間音樂,整理了鄂溫克族索倫、通古斯、雅庫特三大部落不同風格的民歌精品,并且將這些各具特色的音樂再次創作,制作成了中國第一張原生態唱片《歷史的聲音》。為了創作原生態舞臺劇《敖魯古雅》,布仁曾多次去呼倫貝爾敖魯古雅民族鄉拜訪使鹿鄂溫克部落的老人,從老人口中記錄了大量瀕臨失傳的民歌。他和烏日娜還創建了“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擔任合唱團藝術總監,培養草原上的孩子們唱歌。
著名樂評人、作詞人科爾沁夫上午接受北京晚報記者電話采訪,他與布仁巴雅爾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也是布仁巴雅爾歌曲《我的生命,我的草原》的詞曲作者。“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悲痛,人生太無常了!”科爾沁夫說道,布仁巴雅爾在生活中是十分重情義的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音樂,都十分深情。他的蒙古族歌曲并不同于傳統的民歌,而有著更能撫慰人心的力量。他生活中特別真誠,特別懂得感恩草原、感恩長生天、感恩朋友。科爾沁夫說,自己曾推薦他的女兒上學,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布仁巴雅爾卻始終掛在嘴邊,每次提到這事都不忘表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