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華語電影市場火爆,而中國觀眾對于電影佳作總是毫不吝惜他們的口碑,例如今年暑期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就在觀眾的熱捧下創造票房奇跡。而更多優質的電影選擇提前點映的方式,讓影迷先睹為快,同時助燃口碑。是否敢于點映,似乎也成了優質影片的試金石。如今國慶節這個豪華假期臨近,多部國產電影摩拳擦掌,而在幾部影片紛紛釋放宣傳大招時,由姚晨和馬伊琍主演的情感電影《找到你》率先宣布將于9月15日至16日在全國開啟點映。
電影《找到你》講述的是馬伊琍飾演的一位母親,偷走了姚晨飾演的另一位母親的孩子,而當尋找孩子的驚心故事逐漸展開時,卻讓觀眾看到了兩位女性身上多舛的命運和感人的母愛力量。這部中國少有的雙女主電影,請來姚晨與馬伊琍出演也十分對位,兩人都為人母的現實身份,讓劇中角色的刻畫更入木三分。《找到你》自上海電影節展映后在豆瓣8.0高分,一路收獲無數期待。
電影《找到你》采用華語片中屈指可數的雙女主設定,中生代實力派女演員代表姚晨馬伊琍強強聯袂,在影片中兩位女主都貢獻出了“影后”級別的表演。姚晨所飾演的職場母親是電影的線索人物,從初登場光鮮干練的自信女白領狀態,到丟失孩子后的惶惑慌張,一個角色在各個角度的張力,她都完美詮釋;而馬伊琍所飾演的另一位母親呈現的是表面平靜、暗流洶涌的狀態,她從造型到角色突破之大,令很多觀眾在前30分鐘都沒認出來。兩位現實中已為人母的女演員表演真實可信,首次同臺飆戲宛如冰與火的碰撞,既默契十足、又有強烈化學反應。
繼《我不是藥神》之后,《找到你》是2018年國慶檔唯一一部深刻聚焦當下社會女性群體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不是淺嘗輒止地挖掘、更不是貼標簽,《找到你》對兩位身處不同境遇的母親形象刻畫十分細膩,并且在劇情推進過程中將她們各自人生中所遭遇到的問題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展露到觀眾面前,而這也是當代女性在事業、家庭、孩子上普遍會遭遇到的問題。同時影片采用寫實細膩的鏡頭語言,為這一主題更添說服力。
《找到你》從一個孩子的失蹤事件講起,隨著故事逐漸展開、線索逐漸清晰,姚晨馬伊琍所飾演的兩位母親之間的命運交匯、人物背后的故事與動機也逐漸浮出水面——原來種種后果皆有前因。本片與韓國電影《迷蹤:消失的女人》是“一本兩拍”,韓版劇情偏薄弱、類型噱頭大于故事內容本身,但《找到你》經過本土化改編后,不僅邏輯更加合理,節奏更加緊湊,還增添了更豐富的故事內涵,再加上呂樂導演深厚的拍攝功底,最終呈現出一部敘事緊張流暢、沖突強烈主線清晰的佳作。
《找到你》的情感核心是兩位身份、境遇皆不相同,唯有對孩子無私的愛是相同的兩位母親。在華語電影市場上,母親角色在大部分影片刻畫中都很“符號化”,基本以年邁保守嘮叨的形象出現,與如今新一代青年媽媽的形象其實相去甚遠。而《找到你》中姚晨、馬伊琍所飾演的兩位母親打破了這一常規認知,她們所呈現的是當代母親最真實的狀態——有來自生存環境的壓力,有徘徊于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焦慮,但是在所有這些困境之中,支撐她們的力量是對孩子原始的母愛本能。而這一點,相信每一位母親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