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最新導師陣容
長江網訊(長江日報記者梅冬妮) 音樂綜藝向來占據綜藝板塊的半壁江山,縱使人們唏噓感傷歌壇以及唱片工業的衰落,但火熱的綜藝暑期檔依然被音樂綜藝承包了大半。其中,歷經起伏再度出發的“綜N代”《中國好聲音》,玩轉概念攜帶新意的《幻樂之城》,以及自帶流量口碑不俗的超級網綜《明日之子2》和《中國新說唱》,在話題熱度上最為突出。然而,撇開話題的熱度,大多音樂綜藝實則都處于口碑平平的尷尬境地之中。
蓄力不足,“好聲音”僅靠“導師”刷好評
作為老牌“綜N代”,《中國好聲音》幾載沉浮,終于重拾金字招牌重裝上陣。導師陣容也經過重新調整,邀請到了周杰倫、庾澄慶、李健以及謝霆鋒,不難看出節目想要重整旗鼓的決心。四人既是各有擅長的資深音樂人,同時還兼備藝能感,聊得起專業,開得了玩笑,對于節目來說絕對是加分項。
但在一以貫之的節目模式下,《中國好聲音》為樂壇輸入新血液的優良傳統并未能夠得到延續,雖然節目在舞臺硬件、賽制細節等多方面反復推敲打磨,但播出至今始終未出現叫得響的學員和作品??袋c全部賭在四位導師的臨場發揮上,這對于一檔音樂綜藝來說,實在是本末倒置。
“一鏡到底”,《幻樂之城》止步于概念
如果說《中國好聲音》還能靠選秀模式的沖突性作為看點,那么節目設置上完全摒棄競賽元素的《幻樂之城》,如何能從頭到尾鎖住觀眾?《幻樂之城》總導演安德勝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節目沒有競賽性,確實會損失掉一部分連貫的吸引力,收視的粘度。”安德勝表示,節目后期試圖通過加強每個秀的可看性,以及嘉賓和單秀之間的鏈接及互動,望能改善節目先天性的系統缺陷。
然而從目前播出的情況來看,《幻樂之城》雖然有王菲、竇靖童等加持,但每期節目的作品各自相對獨立,時長8分鐘的歌舞劇形式,對于表現題材又限制較多,主題立意大多相近。一期節目看下來,大多網友直言“尷尬,既不吸引眼球,也不討好耳朵?!贝送猓澞块_播前大肆宣傳的“一鏡到底”概念,在最終節目呈現上并未帶來預期中的驚艷效果,甚至還為團隊引來“假唱質疑”的風波和麻煩。
無論《幻樂之城》頂著怎樣的光環出場,其核心內容不過是歌舞劇片斷的電視化呈現,諸多高難度的技術亮點,不但在透過電視熒屏后大打折扣,還給演員的呈現帶來更多困難。真正能現場兼顧表演和歌唱的參與者寥寥可數,節目概念“以樂之名,筑演之城”,在實際操作面前,只得止步于理念。
拼美顏拼魔音,《明日之子2》侵權風波比選手搶眼
與熒屏綜藝的乏善可陳相比,網綜2代《明日之子2》卻默默占據了熱搜榜的不少席位。作為“選秀教母”龍丹妮自立門戶后出手的第一擊重拳,《明日之子》的音樂屬性較之以往更加凸顯。
主打“九大廠牌”概念,《明日之子》實為傳統且標準的歌唱類選秀,其氣質有著明顯的龍丹妮烙印。無論選手身處美顏、獨秀、魔音哪一個賽道,考核標準都只依照選手們的音樂表現進行評判。對于主題的嚴格把關,也使得第一季節目在選秀的一片低迷中,貢獻出毛不易這位賣相清奇、雅俗共賞的冠軍少年。
今年暑期中亮相的第二季,在各大養成類選秀夾擊的縫隙中卷土重來,在節目形態上未多作文章,而是在內容表達上注入了更多態度。節目對于導師和選手的挑選,更加注重原創能力。新上任的三位賽道考官,李宇春、吳青峰以及華晨宇,都是受到樂壇認可的唱作人。他們在節目中對氣質相投的選手的引導、碰撞以及心心相印,都讓觀者倍感動容。其中,創作力非凡卻不善言辭的蔡維澤,感性脆弱但天賦不俗的曾育茗,已是出道藝人并受到業界肯定的許含光等選手,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觀眾談論選秀的語境。不過,他們的處境和第一季的毛不易十分相似,依然沒能逃脫觀眾“只聞其歌、不識其人”的命運,在大眾中的關注度甚至不如節目播出后引起的版權侵權風波。
表達形式被異化,音樂綜藝首先要“討好耳朵”
回看6年前,橫空出世的《中國好聲音》,不僅讓千家萬戶一夜之間記住了“盲選”的概念,更推出了吳莫愁、吉克雋逸、梁博、張碧晨等新人。5年前,《我是歌手》閃亮登場,黃綺珊的《等待》,楊宗緯的《最愛》至今余音繞梁。曾經的“現象級”節目,如今畫風都不復當年,大明星、大制作、大概念等,徒有其表的形式異化著音樂綜藝的表達。網友一句無心之言“不討好耳朵”,卻一針見血地戳中了音樂綜藝的命門。削弱了音樂在節目中占據的分量,無疑是自廢武功,一味追求綜藝效果帶來的話題和熱度,收獲的不過是轉瞬即逝的云煙。音樂內容的輸出和傳播,才應該是音樂類綜藝需用心打磨的核心能力,從吸引眼球出發,還能抓住觀眾的耳朵,音樂綜藝才能成為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