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蓉首度接受媒體專訪
6月22日,王寶強訴馬蓉離婚案、馬蓉起訴王寶強侵犯名譽權案二審進行宣判,法院認為,兩案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馬蓉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故兩案均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所謂原判即為:法院認定馬蓉與他人存在婚外不正當關系,解除婚姻關系,兒子由王寶強撫養,女兒由馬蓉撫養;王寶強對馬蓉不構成名譽侵權;關于財產分割問題,因線索較多、雙方爭議較大,尚待進一步查明,法院將依法另行處理。
更為讓人驚訝的是,在法庭剛剛作出宣判,馬蓉此前接受的一篇采訪就發布了出來。馬蓉在采訪中,針對出軌、離婚原因、王寶強婚內出軌行為等等,一一給予了相當正面的回應和公開。馬蓉面對媒體的采訪鏡頭,聲淚俱下情感飽滿——這里沒有多少諷刺的意思,你想想看,一個剛剛離異的女人,一個兩個孩子的母親,如今要面對的是親手撕裂的家庭,以及未來禍福未卜的命運,她的悲與痛當然都是情理之中。采訪的關鍵點是,馬蓉否認了隨后法庭上做出認定的“與他人存在婚外不正當關系”,她不僅否認了自己出軌,還指正王寶強婚內出軌,且此前還存在婚內家暴等問題。
包括我在內,很多剛剛看到這篇長篇訪談時,是既不理解采訪內容,也不大理解當事人的這個接受采訪的行為。在法庭已經做出宣判,且還是兩案皆為敗訴的情況下,將這個幾日前接受的采訪發布出來,這個是為什么呢?如果說馬蓉如今只剩下了一個看上去似乎還可以爭取的一下“輿論”的話,那么她的目的也應該是指向法庭上未被宣判的那項內容——即關于雙方的財產分割問題。
馬蓉面對媒體,她的態度,甚至她所說的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再重要,你能看到的是一個女人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那種無奈和不得不。她說她想讓公眾知道真正發生了什么,但即便剔除任何的道德因素和情感色彩,你覺得作為一個路人,他是應該相信當事人之一的一家之言呢,還是相信法庭上的判決呢?這已經是一個不十分科學的受采訪形式和狀態了。
我相信馬蓉的哭和悲戚都是真實的,這是一個弱者在無力時的真實狀態。不管馬蓉“與他人存在婚外不正當關系”有什么內情和不安,你都得承認馬蓉所說的“十年家庭生活”的全情付出之類的,皆為一種事實。她剛畢業就跟王寶強在一起,租住房子,和諧相處,事業越來越順,生活卻一步步陷入到非要離婚的地步——這難道對于任何人來說不都是悲劇嗎?身處悲劇中的人,她的哭和悲是一定的。
出軌、背叛,看似僅僅是自己痛快和主動地在傷害他人,但這里也可能存在只有當事人知道的不安喝折磨。假如馬蓉所說的“王寶強女朋友”一事是真實發生的,那么兩個婚姻中的人就此出現齟齬也是大概率事件。報復、糾纏,以及更多軟弱需要依靠和脆弱需要保護,等等,所發生的悲劇不是一方做錯事就要承擔全部責任的。
毫無疑問,馬蓉的接受采訪并不能討好輿論,想必在未來的“財產分割問題”上也難占到便宜。包括她在澄清與宋喆關系時連說數個“對”時的“lie to me”破綻,幾乎都起不到幫她的作用。但在這兩年中她所承受的罵聲已經足夠多了。你可以指責一個人做出的背叛行為或者其他道德上的缺陷,但事實也包括一個女人的十年婚姻、生兒育女這些。
馬蓉在法院二審宣判的前一天,還在微博上指責一家報社“二審正在審理過程中,請問你文章中說‘馬蓉偷情經紀人是丑聞’依據的是什么?!你是已經提前知道二審判決結果了嗎?!還是你受人指使企圖用輿論干預司法?!”能看出來,作為被告和原告,她這個時候能拉住的稻草已經不多了。在宣判之后,馬蓉只是在微博上繼續說,“果然有人提前知道判決結果,果然宣判之前就打印好判決書了!法院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認定我出軌判決離婚,原因就是因為王寶強是明星,原因就是因為王寶強發了聲明!”這里的孱弱和焦躁已經顯而易見。
所謂的正義已經得到了聲張,強弱對比也有了明顯的結果,但問題是,這件事留給吃瓜群眾的能有什么呢?這里除了狗血、八卦、人性的貪婪和自私,一定還有家庭中悲歡和血肉親人之間的割裂痛感。馬蓉此時讓人看到的是,一位無奈的母親(她提到兩個孩子的教育時,傾注的情感你能感受到)和一個被嫌棄的妻子(因為出軌被嫌棄也是一種嫌棄,她不再能夠得到原諒,不單單是非離婚不可,還有當事人所表現出來的決絕)。
事到如今,馬蓉幾乎已經付出了她所應該付出的代價,尤其那些基于人身攻擊的謾罵和詛咒,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哪怕是做錯事的人應該承受的。畢竟王寶強是一個擁有憨厚老實人設的明星嘛。王寶強離婚事件留下了一地雞毛,不管是他當初的處理方法,還是這件事暴露出來的不同人的人性陰暗,都沒有多大意義或者新鮮感。聲淚俱下的馬蓉倒是讓人看到了一個人在做錯事時應該付出的代價。“代價”二字簡單易理解,但真正領會并不容易。
(作者/朱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鳳凰網立場。本文系鳳凰網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