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武漢晚報》日前報道,本月全球頂級咨詢機構仲量聯行發布報告:根據仲量聯行針對全球120個城市連續兩年的追蹤考察,武漢位列“2015全球最具活力城市”第八。該報告同時分析認為,武漢正在轉變為創新型城市經濟體。
在全球一百多個城市中排名前十,這是對發展中的大武漢的高度肯定。同時結合近期國內權威機構發布的其他一些排名榜單來看,無論是從創新能力、教育質量、商業環境等單項指標,還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等綜合指標,武漢都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以發展趨勢而言,武漢人無疑應該充滿信心。
形容一個城市最具活力,實際上是說城市的變化和發展最快,這與我們一直宣傳、民眾耳熟能詳的那句“武漢,每天不一樣”異曲同工。城市的發展動力,不僅體現在GDP增長、創新速度等硬指標上,同時也體現在全球視野、創新能力、商業包容等軟指標上面。隨著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從沿海地區向內陸調整,武漢被普遍認為迎來提升城市影響力的最佳發展機會。但城市的不斷發展,除了活力,還需保持足夠的持久力,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永葆青春”,實現高速、平穩、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國內乃至全球很多國際化都市一樣,武漢也會面臨世界級城市在成長道路上都會遇到的問題:人口壓力不斷增大、汽車數量暴漲、道路基礎設施不足、優質教育和醫療等資源短缺、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的失衡,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人等其他一系列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越是“最具活力”的城市,可能這些問題反而越突出。雖然這些問題都是來自于發展速度、發展規模本身的挑戰,我們可以將其視之為發展中的問題而正常看待,但如果我們不未雨綢繆,提前進行有效的積極干預,那么作為城市發展引擎的“活力”,在后期就可能成為被迫剎車、減速的“阻礙力”,一不小心就容易重走世界上很多城市“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
從協調發展、長遠發展的戰略意義上說,最具活力的武漢,在繼續保持高度活力的同時,還應在內功修煉上下更大的力氣,更努力地打造我們這片家園的持久發展力。(楚王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