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建議給公務員漲工資的提案,“2萬多網友跟帖”。最初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罵聲,何香久很傷心,“我不怪那些網友。他們罵醒了我,讓我意識到,現在群眾和公務員這個群體之間的對立情緒有多嚴重。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公眾形象了。”(3月5日 新京報)
3月2日,有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香久將向大會遞交提案:建議大幅提高公務員工資。昨日下午,在政協會議文藝界別的小組討論間隙,何香久向新京報記者解釋,他建議的是“給基層公務員逐步漲工資”,可沒想到,媒體報道成了“給公務員大幅漲工資”。何香久強調,大多數公務員,是勤勤懇懇工作,沒有灰色收入。“不能讓廣大公務員為少數腐敗分子埋單”。
話說,公務員是多么讓人羨慕的一個職業,“朝九晚五、周末雙休、旱澇保收”這都是現在的老百姓對公務員的定義,甚至“無官不貪”、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歌舞升平就是每個公務員的平時生活寫照。但為何又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真正的基層公務員只是每天重復單調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懂得“與領導相處”的學問,每天各路“檢查”、“報表”、“資料”足以讓他們應接不暇,年底是最忙的時候,黨建、黨風廉政、綜治穩定、宣傳思想、社會建設、教育督導、計劃生育、重點項目落實……政府一年的工作評價怎么樣,全靠這些檢查了,材料寫得越長、越漂亮就越加分。
然而,他們的待遇及所受到的應有尊重,與他們的工作強度,工作艱辛,工作創造,工作貢獻大相徑庭。在工作中,稍有差次得不到領導的理解,在社會中,老百姓對他們更是“恨之入骨”,一討論到“公務員”更是口誅筆伐,不罵個“酣暢淋漓”“痛痛快快”誓不罷休。
更甚至真正的基層公務員的辛苦與薪酬確實沒有對等,幾乎是5+2,白加黑的工作,工作強度特別大,但每個月的工資特別低。大多數的基層公務員是勤勤懇懇工作的,而這些人的工資待遇,已連續幾年沒有調整提高,跟現在物價的漲幅,也是不匹配的。
誠然,在中央反腐如此高壓態勢下,被揪出的貪官確實很多,群眾都深惡痛疾。但不能因為這一小部分害群之馬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否定了所有的公務員,這對于那些兢兢業業、踏實肯干的干部是不公平的,對于他們的各項政策都應該理性看待。
筆者認為,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知道誰是好官誰是貪官,黨員干部們只要為群眾辦好事,都會得到認可。筆者希望,在看待公務員的事情上,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人,談“公務員”色變。盡管個別貪官極大地破壞了公務員的形象,但請不要一概而論,他們也同樣希望得到群眾們的理解與支持。(張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