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失信籌款人黑名單 加強個人財產信息公示
打開愛心籌、輕松籌、水滴籌三大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的PC端和客戶端,發現如果個人想發起個人求助,平臺已經加強了求助信息前置審核的范圍和手段。三家平臺均要求求助人對包括個人工資收入、及房產、車輛、金融資產、醫療保險等信息,以及所患疾病情況、治療花費情況、所籌款項預期用途等信息進行真實、客觀、全面的說明,并提供發起人及患者身份證明、醫療證明等證明材料。
如何保證患者信息真實完整和救助款項不被濫用,是目前個人大病求助平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促進平臺的健康有序發展,真正幫助確有需要的大病患者,提升公眾信任度,2018年10月19日,愛心籌、輕松籌和水滴籌聯合發布了《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自律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和《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自律公約》(以下簡稱“自律公約”),
據悉,倡議書和自律公約發布兩個月來,三大平臺都進行了升級改造,加強求助信息前置審核,對于求助人相關信息的公示,嚴格參考自律公約,要求個人求助發起人集中展示受助者是否享受低保、政府醫療救助等信息,盡最大可能讓發起人填寫完整個人經濟狀況的信息,同時,三大平臺都已建立了失信籌款人黑名單,對涉及編造或夸大求助信息、隱瞞個人財產信息、制造假病歷、不當挪用醫療款等行為的惡意籌款人,以黑名單形式公示,并持續更新。對進入失信籌款人黑名單的,三大平臺不再為其提供服務并視情上報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征信機構。
愛心籌、輕松籌、水滴籌均配備了與求助規模相適應的審核力量,實行機器智能和人工“雙審核”。求助發起人須按平臺規定,提交發起人及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所在醫療機構開具的醫療證明等真實材料,經平臺審核通過后,求助項目方可上線和生成籌款鏈接,在發布個人大病求助信息時與其簽訂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并在頁面顯著位置與發起人確認。
三家平臺在履行公約方面,成效顯著,進行了六大技術改造,包括在項目發起頁顯著位置展示發起人承諾書,明確發起的求助類型和發起人責任;平臺引導用戶進行家庭資產信息的公示,公示信息包括求助人家庭車產、房產、保險、家庭金融資產、家庭年收入等信息;
公示頁面提供舉報入口,接受社會監督;平臺信息公示系統上線,對平臺當前有舉報質疑的項目進行公示;用戶提現時增加患者當前治療情況及款項用途說明,并對贈予人進行公示。
除了在產品和技術層面的顯著優化外,根據倡議書和自律公約要求,愛心籌、輕松籌和水滴籌三家平臺還對公司各部門工作人員進行了統一的專項培訓,包括技術改造后審核規則的優化和培訓學習、前置審核的資料要求及審核規則培訓、個人求助項目真實性的審核規則培訓、黑名單用戶處理規則以及流程培訓、舉報處理規則以及流程培訓、籌款提現公示24小時規則以及流程培訓、委托發起授權書制定以及使用規則培訓、大額項目的審核規則培訓以及針對虛假籌款案例、惡意籌款項目的定期學習。
為了助力脫貧攻堅,三家平臺在個人求助項目發起展示頁面,提供了“建檔立卡戶”標簽,供發起人(受助人)填寫。
三大平臺在升級改造的同時,呼吁進一步開放與相關主管部門的信息接口,從而第一時間全面查詢項目發起者的信用記錄、犯罪記錄等關鍵信息,希望和衛健委、醫保局等相關部門合作,開辟類似公安部門身份查詢機制,有助于實現患者住院信息與平臺之間實現信息核對的無縫對接。
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自律機制辦公室號召其他服務平臺盡快加入自律公約,可致電:010-64958611(工作日9:00-17:00,僅開展行業自律相關工作,不受理個人大病求助相關具體服務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