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武漢軍運會賽會志愿者通用培訓進高校啟動儀式,在空軍預警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記者喻志勇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2月4日訊(記者李勇 通訊員蔡慶)記者3日從武漢軍運會志愿服務工作第四次集中發布上獲悉,武漢軍運會賽會志愿者培訓工作開創了兩項國內第一。
武漢軍運會計劃招募5萬賽會志愿者,主要包括在校大學生、熱心市民、外籍人士和優秀志愿者組織。今年4月已經全面啟動軍運會賽會志愿者招募工作,最終確認錄取首批在校大學生志愿者1.27萬人,社會志愿者52人,與省市紅十字會、長江救援隊、藍天救援隊、生命陽光公益救援中心、愛救團、荊門義工聯等7家志愿組織達成初步合作協議。
9月下旬,賽會志愿者通用培訓正式啟動,本月1日,賽會志愿者通用培訓進高校全面實施,1.2萬名賽會志愿者預計將于明年2月底前完成通用培訓。
為確保賽會志愿者培訓效果,提高培訓的規范性和標準化,執委會志愿者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已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了一家具有國際大型賽會培訓經驗的機構為賽會志愿者開展線下及線上培訓,并根據部分專業崗位的需要開展相應的延伸培訓。這是國內大型賽會中首次由一家培訓機構完整承接全部賽會志愿者培訓任務。
他同時介紹道,為督促培訓機構科學設計和實施培訓,讓全體賽會志愿者都能明確掌握提供志愿服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聘請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這也是國內大型賽會志愿者工作中的首創。
這位負責人表示,軍運會志愿服務工作秉承“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時尚”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打造一支組織化、體系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志愿者隊伍,為軍運會提供高效優質的志愿服務。同時,通過服務軍運會,推動武漢市“志愿者之城”建設,讓武漢成為中國志愿服務的高地。

12月1日,武漢軍運會賽會志愿者通用培訓進高校啟動儀式,在空軍預警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記者喻志勇 攝
軍運會志愿者工作宣講進市州活動將收官
12月5日是國際志愿者日,這一天,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愿者工作宣講進市州活動將在隨州收官。
本次活動從今年6月起在湖北省各地市州有序推進,得到全省各地市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省政府辦公廳、軍運會執委會省直工作部、省體育局、團省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6月28日,宣講活動首站在孝感啟動,獲得強烈反響。近千名來自孝感各界的群眾代表齊聚湖北工程學院圖書館報告廳,感受了“與軍運同行,引志愿時尚”的熱烈氣氛。
隨后,歷時五個月,行程1萬余公里,執委會志愿者部奔赴神農架、宜昌、襄陽、咸寧、荊門、仙桃、荊州、天門、黃石、十堰、鄂州、黃岡、恩施、潛江等15個市州開展宣講,現場參與市民群眾2萬余人,發放武漢軍運會賽會志愿者直通卡150余張。通過張貼海報、當地媒體推介宣傳,影響數百萬人。
隨州市是全省軍運會志愿者工作宣講活動的收官之站,執委會志愿者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既定的環節,還設置了軍運會知識有獎問答,獎品為廣受歡迎的武漢軍運會吉祥物“兵兵”。武漢軍運會志愿者形象大使代表體操世界冠軍楊威、跳水世界冠軍劉蕙瑕、“最美志愿者”鞠彬彬將會到現場宣講他們參與志愿服務工作的故事。
據了解,宣講活動結束之后,執委會志愿者部將會統一對16個地市州獲得“志愿者直通卡”的志愿者開展通用培訓和崗前實訓。
講述》》》
軍運會志愿者: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時尚
高素質的志愿者隊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務,是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賽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是衡量一屆賽會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展示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一年多以來,武漢軍運會志愿者所表現出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讓武漢市民乃至全省、全國和在漢參加各類大型活動的外國賓客為當代中國的良好精神文明風貌點贊。鞠彬彬等四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表示,要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時尚。
多年夢想就要實現的鞠彬彬:志愿服務成為全民的精神時尚追求
“我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志愿服務成為全民的精神時尚追求,志愿者們成為真正的‘時尚達人’。”武漢軍運會志愿者形象大使鞠彬彬說:“目前,從軍運會志愿者的報名和參與熱情來看,我這個夢想就要實現了。”

軍運會志愿者形象大使鞠彬彬 記者喻志勇 攝
在當選志愿者形象大使后,總有人對鞠彬彬說,一看到你就覺得很陽光,因為你的臉上經常帶著微笑。她說:“提到微笑,那還是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剛上大學時,鞠彬彬便加入了華中農業大學紅杜鵑愛心社,也就是后來的“本禹志愿服務隊”。從那時起,她就沒再過過寒暑假,卻攢下了許多張往返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永坪小學的硬座火車票。破舊的屋頂,透風的墻與窗,不平整的桌面,會被釘子扎到的凳子,背著籮筐露著腳趾的村民……
鞠彬彬至今還清晰地記得,2009年的暑假,當孩子們第一次見到自己時,他們臉上露出的那按捺不住的喜悅和未經掩飾的燦爛笑容。那一刻,她被深深地感染。
那一次支教,她第一次17天沒洗澡,第一次徒步走6個小時的山路,第一次看見窮的沒有鞋子穿赤腳走泥巴路的7歲孩子,第一次被蟲子咬得身上長了88個包……她說:“然而,他們的微笑卻給我留下了更美好的記憶。第一次當小學老師,第一次給77個孩子們辦了一場畫展和文藝演出,第一次收到那么美麗的山里‘鮮花’。”
隨后,鞠彬彬先后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一系列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她說:“讓軍運會志愿者成為‘中國形象’的微笑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國志愿者的青春活力。做時尚達人,打造志愿服務的中國樣板,把志愿服務當成一種生活態度。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志愿服務在全社會成為一種時尚的精神追求,用奉獻與愛為筑造世界和平貢獻志愿力量。”
從一名女軍官到軍運會骨干志愿者的施薇:一份對“軍”的深刻情懷
在武漢軍運會對外聯絡部工作的施薇,是一名骨干志愿者,同時也是執委會最新一期評選出來的一名“骨干志愿者之星”,此前有8名志愿者獲此殊榮。

軍運會對外聯絡部骨干志愿者施薇 記者喻志勇 攝
施薇自我介紹道,出生于軍人家庭,畢業于軍事院校,工作在軍交系統,去年轉業成為一名退役軍人,今年5月份以來在軍運會執委會工作。
從一名女軍官到一名武漢軍運會骨干志愿者,沒有選擇一份高薪工作,沒有選擇在家照顧老小,施薇說:“轉身的背后是一種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是一份對‘軍’的深刻情懷。這個‘軍’字,深深地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扎根在我的靈魂中。”
回顧半年多來在執委會的工作經歷,她用“執著于軍人敢打作風,樹立軍人敢拼標準,展現軍人敢為形象”來描述工作激情與狀態。在參與的兩次國際軍體主席一行來漢的接待工作,施薇全程參與了從機場的接送到車輛的安排,從酒店的預定到餐廳的布置,從方案的執行到財務的報銷等工作。“這兩次的接待經歷,讓我對嚴謹的接待組織工作和外交的接待標準禮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施薇認為,“反應快、標準高、高效率”就是武漢軍運會的工作特點。她說:“軍運會的舉辦,志愿者的付出,像是一種使命召喚著我,讓我靠近,領我前行。”
服務時長超800小時的可美婷:用“四心”去實現價值追求
可美婷是一位來自江漢大學的學生,參加了跳水世界杯、武漢渡江節、后官湖半馬等各種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目前服務時長已經超過800小時。談及個人感受時,她說:“我對志愿服務有著特別的熱忱與偏愛,并將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追求。”

來自江漢大學的青年志愿者可美婷 記者喻志勇 攝
可美婷將自己的心得總結為“四心”,即熱心、專心、細心和暖心。
她詳細闡述道,熱心是大家對志愿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務對象對我們的首要印象。在歷次的志愿服務實踐中,深深地感受到,志愿者熱情的獨特魅力,能感染身邊、激勵他人。專心則是要求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更是對志愿者專業素養與專業知識的硬性要求。
對于細心和暖心,可美婷認為,細心要求在接待活動中會發現、會思考,更是對服務對象有著細致入微的觀察、換位思考的體驗。暖心,則是通過許多小細節方面讓服務對象感受到溫暖,暖心的服務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溫度,更富人情味。
可美婷號召,軍運會期間,只要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夠用心去做好志愿服務,一定會向世人展現出武漢一流的辦會水平和良好的城市形象。
放棄國外豐厚收入待遇的鄒明:把經驗帶回家鄉來
加入執委會之前,鄒明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荷蘭比利時代表處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人問他,為什么要放棄國外豐厚的收入待遇、優越的生活環境,回來做這樣一份短期工作呢?鄒明回答道:“因為我熱愛體育,熱愛志愿服務,我希望把在國外積累的賽事志愿服務經驗和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帶回家鄉來。”

軍運會執委會志愿者部培訓調配主管鄒明 記者喻志勇 攝
鄒明參與了許多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志愿服務,包括世界鐵人三項錦標賽、世界賽艇錦標賽等,其中兩個賽事的志愿服務工作,改變了他的人生。
第一個是世界鐵人三項錦標賽,鄒明第一次參與體育賽事志愿服務。那次服務中,他認識了幾位朋友,他們經常參與各類體育賽事志愿服務,充實業余生活,志愿服務儼然成為一種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每次看到那些志愿者認真負責和敬業的工作態度,都讓我非常感動。他們當中有的還拿過賽事主辦方頒發的‘志愿服務十年勛章’,因為他們已經服務某項賽事長達十屆。”
2016年世界賽艇錦標賽,鄒明有幸為中國參賽代表團提供中文服務,為他們加油,向他們介紹當地城市。“能夠在異國他鄉,為祖國賽艇健兒們加油,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也讓中國運動員和教練們在異國他鄉,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加入執委會2個月來,鄒明參與了志愿者的招募、培訓、管理和保障工作等。他說:“如果你想感受一屆精彩非凡、無與倫比的軍人奧運會,歡迎參與武漢軍運會志愿服務工作,加入‘軍味’十足、專業高效、時尚動感的我們,和我們一起‘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