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內的寵物拾便箱 市民鄭先生供圖
近日,武漢市民鄭先生向本報報料,他所居住的天倫華庭小區設置了寵物拾便箱,不僅方便了小區居民在遛寵物時清理糞便,也通過提示牌進一步促進了小區居民的文明養犬,贏得了居民的點贊。
記者調查發現,寵物拾便箱已逐漸成為武漢不少小區的標配。
寵物拾便箱進了小區
還配有衛生紙
鄭先生向記者介紹,他們小區的寵物拾便箱設計得十分應景——長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高1.30米,立桿和箱子均為不銹鋼材料制作,防止下雨天或地面潮濕引起腐爛變質。箱子頂部的傾斜式頂蓋,可預防雨水積聚,拾便箱看起來像小房子。
箱子表面及頂部還貼有寵物圖片及“做一個負責的寵物主人”“請牽狗繩遛狗”等宣傳標語,里面放有衛生紙等物品,方便寵物主人隨時取用,及時清理寵物糞便。
“以前每次出門遛狗總會忘記帶紙袋,現在有了這個寵物拾便箱就很方便,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養成了清理狗狗糞便的好習慣。”鄭先生為小區物業公司此舉點贊。
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小區2007年入住,有600多戶業主,養寵物的很多。由于不少居民遛狗后沒有及時清理狗狗糞便,造成小區草叢內、過道上每天都有很多狗狗的糞便,影響小區環境,導致投訴很多。
考慮業主的意見后,物業公司才設置了寵物拾便箱和文明養狗提示牌。
寵物拾便箱漸成小區標配
隨后,記者探訪了市內多個小區,發現小區寵物拾便箱已逐漸成為標配。
位于江岸區解放公園路的金色華府小區,也設置了4個寵物拾便紙箱,樣式和天倫華庭小區相似。據小區工作人員介紹,該小區有1250戶居民,其中寵物飼養者約60戶。今年3月份之前,小區內解決寵物糞便問題,主要靠物業工作人員宣傳,同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清理,效果并不明顯。“大家都想自覺維護生活環境,帶拾便紙的寵物主人并不多。”
設置寵物拾便箱后,“據清潔人員反映,目前在寵物糞便清掃上,工作量顯著降低。”工作人員說,以前小區內1天需要4次集中清理寵物糞便,現在1天只需要1次。
位于塔子湖東路的上海公館小區2017年入住,全小區有1600多戶,目前入住了600多戶,養寵物的業主也不少,但是該小區動物糞便擾民的情況并不多。小區工作人員認為寵物拾便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稱,小區交房時就設置了寵物拾便箱,方便業主清理寵物糞便,“后期入住率提升后,將再設置幾個方便業主,以倡導居民愛護環境文明養犬。”
倡導“鏟屎官”文明養寵物
認可寵物拾便箱的同時,多位市民依然倡導“鏟屎官”文明養寵物。
家住天倫華庭小區的李先生表示,雖然小區內設置了寵物拾便箱,但是依然有些業主不自覺,遛寵物時不收拾糞便,“前幾天在小區走了‘狗屎運’,很是氣憤,小區準備了拾便箱,卻依然不清理,這種人太沒有責任心。”
“設置了寵物拾便箱確實有效地控制了小區內寵物糞便擾民的問題,但并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天倫華庭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最關鍵的還是需要養寵物的業主,有一顆愛護小區環境的責任心。
武漢晚報 記者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