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空俯瞰下武漢新貌 長江日報記者胡九思 攝
11月14日,全球知名的城市評級機構GaWC發布了2018年世界城市評級報告,武漢躋身全球城市百強。相比2016年發布的排名,武漢這次被“暴力拉升”了4個等級(從Gamma到Beta),被列為世界二線中等城市。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GaWC以先進生產性服務企業作為關鍵維度,研究城市的連通性。武漢的城市排名大幅度上升,彰顯出武漢的互聯互通性提升。
最近,2018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在武漢開幕,來自世界各國地方政府、國際組織和國際友人代表相聚武漢,也印證著武漢在世界城市網絡中的位置。
城市開放程度的提升,與營商環境優化息息相關。作為城市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之一,營商環境是城市開展區域和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區域和國際競爭的重要背景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打造開放型經濟、提升對外開放層次與水平的題中之義。
1 武漢營商環境全國排第幾

影響城市營商環境質量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研究機構,根據不同維度構建出各自的指標體系,對中國主要城市的營商環境進行排名。
由普華永道中國聯合數聯銘品、財新智庫和新經濟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報告》中,武漢的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第16位,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該報告的研究指標包括城市功能、人力資本、政府服務和產業轉型升級4大維度。
不過,在由中外城市競爭力研究院、香港桂強芳全球競爭力研究會、世界城市合作發展組織聯合制作的2018年中國最優營商環境城市排行榜等其他3個關于營商環境的榜單中,武漢都排進全國前十。
對比這些排名的研究維度發現,政府服務、城市功能、經濟水平、生活環境、創新實踐等都是影響城市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
為何獨在《2018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報告》中排名較后,我們從普華永道的研究指標體系的4大維度出發,從財政能力、服務質量、產業環境、創新創業、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人才吸引、人才發展8個方面,分析20余項指標來看武漢的營商環境到底如何?
2 四大硬性維度看武漢成績單
政府服務 優化維度
市級“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事項清單1120項
政府服務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關鍵,哪里的營商環境優、服務質量好、辦事效率高、投資成本低,企業就會到哪里發展,資金就會往哪里聚集。
今年以來,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等都曾關注武漢優化環境系列舉措,武漢在簡政放權、化解企業經營問題等方面被點贊。
政府提供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清單數量,反映政務事項辦理的便捷程度。從武漢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可以查到,武漢市市級“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事項清單達到1120項。此外,武漢還在財政支持、降低企業用地、用能成本上加大力度,降低企業負擔。

產業轉型 升級維度
服務業加速發展影響營商環境質量
產業結構會對企業聚集、人才吸引、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等方面產生影響,合理的產業結構是構建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
服務業的繁榮影響營商環境質量,在產業結構上,武漢的第三產業占比雖然不及第二產業占比,但是今年前三季度,武漢的第三產業加速,今年上半年增長9.0%,高于第一、二產業增長速度。
武漢還在對外開放、科技成果轉化、經濟貿易、新興產業等層面全面發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武漢把今年確定為“項目落地建設競賽年”,從3月份開始,以每月一次的頻率,舉辦了9場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實現了總投資額近9000億元。
從所有開工的項目來看,工業項目多屬于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國家存儲器、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弘芯半導體制造產業園等“高精尖”產業。
此外,隨著武漢城市價值和影響力不斷凸顯,不少企業紛紛在漢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總部經濟”項目不斷涌現。

城市功能 完善維度
教育、醫院、環境等城市功能完善
城市功能完善程度已經成為當前營商環境建設的最優動力源。城市功能包括人們的居住環境、教育條件、出行便捷度、醫療水平等方面,是城市生活美好度的直接評價標準,也是能否留住人才的要素。
近兩年,武漢在城市基礎建設方面加大力度,在軌道交通、城市綠化、醫療、教育等方面效率明顯。尤其在軌道交通方面,武漢地鐵運營總里程達到288公里,排名全國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在水生態方面取得效果顯著。截至目前,武漢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涉及的6大任務10項行動63個項目已全部完成,17項考核評價指標全面達標。

人才資本 集聚維度
去年新增落戶19.8萬人 15萬是大學生
人才攸關企業的發展,人才越多,企業的前景越好,營商環境越好。優化人才服務使人才的待遇以及社會保障得以提高,就會吸納更多的人才進入企業。
武漢在校大學生數量居全球城市首位。2017年,武漢通過實施放寬落戶等政策吸引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2017年,武漢新增落戶19.8萬人,其中15萬都是大學生。

3 來漢政經界人士看好武漢什么
2018年1月以來,武漢在國內外創造了一波接一波的發展熱點,躋身于各大榜單;吸引不少國內外政經界人士來漢交流、考察。那么,武漢的口碑到底如何?
各大榜單看好武漢科技、經濟和創新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今年登上的重要榜單共有15個,全球城市榜單2個,全國城市榜單11個。評定機構不僅有世界性期刊和機構,也有國內科研院所與政府機構。武漢上榜的領域以科技、經濟、創新幾大方面最為突出。


國內外重要政經人士看武漢最高頻詞是“合作”和“創新”

今年的武漢越發有“磁力”, 吸引不少國內外政經界人士接踵而至。根據長江日報公開報道不完全統計,今年來漢交流考察的政經界重要人士共有179人。
從來漢人員身份來看,武漢最受企業家青睞。他們中不乏馬云、許家印、雷軍等國內企業大咖;還有瑞典宜家購物中心集團全球總裁杰拉德·格勒納等海外大牛。
政界重要人物也對武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自今年1月起,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印度總理莫迪等國家首腦與政府官員相繼來漢,更有不少政府官員攜當地企業來武漢謀求合作。國際友城大會、國際商務合作交流會等國際盛會也選擇在武漢召開,武漢這座“機遇之城”越發顯示出其“國際范兒”。
通過分析179位來漢的重要人物對武漢的評價,我們發現出現最高頻的詞匯是“合作”“創新”“優勢”和“經濟”。在這些重要人物看來,由于經濟發展潛力與創新優勢,與武漢“合作”似乎成為了最佳選擇。
國內外政商界人士在談到對武漢的城市印象時,最多評論的聲音聚集在武漢的交通、人才、科技創新三大領域。
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創始人董斌來漢后認為“武漢位于中國中部地區,擁有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荷蘭阿納姆市外事辦主任馬克隆認為“武漢科教優勢雄厚,高校云集,在校大學生眾多,為武漢發展形成強大智庫”。巴基斯坦安薩爾·馬哈茂德上校直呼“武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達的科技技術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武漢的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工業、時尚等領域也被國內外大咖們稱贊。
4 武漢還在這樣做
針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難點,武漢出臺多項舉措,堅定企業投資信心,提升城市親和力。
2018年9月,武漢市政府下發“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從政務服務環境、投資貿易環境、法治環境、產業發展環境、公共服務環境、保障機制等6大方面,全方位提高武漢發展潛力。
同時,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方面,武漢今年還出臺了“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培育壯大新動能的意見”,從企業稅費、用能用地、物流、融資、用工、制度性交易等6個方面,提出27個具體措施,降低企業成本,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在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2018年6月1日,武漢市全面推行“四十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
為加大招商引資,吸引大中型企業來武漢發展,武漢加大對企業的獎勵額度。2017年12月,武漢出臺《武漢市招商引資獎勵辦法(試行)》中,對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2年內,企業實際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購買土地費用)累計達到2億元人民幣以上,給予最高獎勵金額不超過800萬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武漢市人民政府網站、武漢市稅務局網站、武漢市工商局網站、武漢市統計局網站、武漢市財政局網站、武漢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網站、湖北省統計局網站;武漢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世邦魏理仕發布《中國重點城市寫字樓租戶普查報告-2017武漢》;招商武漢、長江日報
指導專家: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葉青
本版撰文:通訊員蔡婉婷 國倩 王鶴 韓文靜 錢啟 本版制圖: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