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徐錦博 通訊員鄭加儉)“因我個人原因,現提出辭職申請。”武昌一家民營養老院里,來自應城的54歲護理員王女士工作不到1周,便向院長遞交了辭職信。
對于護理員提出辭職,院長也表示無奈,養老護理員難招難留已成普遍現象。
武昌區武車四村社區頤養天祥養老院開業前發布招聘信息,應聘的7位護理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上,其中有家政鐘點工和保姆。半年時間里,7人陸續辭職,最短的只做了兩三天。“干過保姆和家政都受不了這份工作,有的做了一段時間身體吃不消,還有的因為家中有事離開了。”院長袁建兵說。 武漢市養老機構協會副會長王敏在武鋼旗下養老院干了15年,在她的印象中,除了2016年,武鋼旗下養老院每年都在招養老護理員。“帶一位護理員來工作,我們現在最高獎勵1000元,但還是招不到人。”
今年4月,20歲的陳芳到武漢市社會福利院,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員。像陳芳這樣的90后在養老護理員隊伍里屈指可數。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是湖北首家開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校,然而,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和收入原因,該專業2017屆畢業生進入養老機構工作的不到5人。
武漢養老護理員至少需要1.7萬多人。如果5.3萬失能老人,加上全市24萬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按照有的院里6位老人配1名護理員的比例,依據這一標準,武漢養老護理員潛在需求量在4.9萬人左右,實際需求量更大,但目前全市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不到5000人。
“武漢出臺的養老護理員補貼政策,體現了有關部門對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提升護理員待遇和職業榮譽感,有利于‘留住人’。”民政部養老咨詢管理專家、江漢區社會福利院書記熊承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