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訪團在江夏小朱灣參觀、采訪
長江日報訊(記者詹海波 胡毅 余康庭) 集結全國知名黨報力量,傳播鄉村振興“好聲音”。10月24日—26日,全國11家知名黨報來漢走訪武漢“三鄉工程”,并召開座談會。會上,全國首個黨報鄉村振興傳播聯盟(下稱聯盟)正式成立,首批共有12家黨報加入。兩天來,12家城市黨報嘉賓代表實地考察了武漢“三鄉工程”示范點,并在座談會上相互交流城市鄉村振興發展經驗。
聯盟由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及武漢市農業委員會共同發起成立。首批成員單位為北京日報、安徽日報、貴州日報、沈陽日報、成都日報、南京日報、西安日報、鄭州日報、南寧日報、貴陽日報、昆明日報、長江日報。當天,長江網“全國知名黨報鄉村振興傳播聯盟”官網同步上線。
10月24日—26日,由全國12家知名黨報代表組成的“武漢三鄉工程”走訪團,考察調研了全市多個“三鄉工程”示范點,小朱灣、花博匯、杜堂村及創客第一村項山村、新洲周鋪村等。途經之處,黨報嘉賓代表走進村民堂屋,聽村民話家常,實地感受曾經貧瘠的村落變身美麗富饒鄉村示范點的震撼,紛紛為武漢“三鄉工程”取得的成果點贊。
“村民舊房竟然能變身如此唯美婉約的庭院,太不可思議了。”站在小朱灣的有間書院前,西安日報記者樊華感嘆,“村民在自家經營酒店、民宿脫貧,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
在黃陂區姚家集街杜堂村,民宿、農家樂、土特產電商、文藝家書畫院、非遺文化泥塑館和木蘭文化博物館應接不暇。坐上觀光小火車,徜徉于花田間,回鄉能人葛天才指著一處處景點,向走訪團講述破舊鄉村化身網紅民宿的歷程。南京日報主任記者周愛明伸出大拇指點贊,“‘三鄉工程’喚醒了鄉村活力,留住了鄉情和鄉愁,讓城里人更向往到鄉村里來,這是可以學習借鑒的好經驗。”
在項山村,租用村民房屋創業,可免5年租金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入駐。大學生創客的到來,為這座百年古村帶來新活力。武漢學院畢業的鄧琪用新潮包裝提升油面利潤,互聯網傳播帶動銷售;湖美畢業的李貝用漢字包裝一系列文創產品,在村落中尋找設計靈感。
“武漢鄉村太美了,在現代化大都市可以看見的,在武漢農村也能看見。”北京日報記者李瑤說。南寧日報副社長文學軍稱,“武漢‘三鄉工程’政策引領有創新,企業家帶領農民致富有溫度,實現鄉村可持續性發展舉措有深度。”
“集結全國知名黨報代表,考察‘三鄉工程’建設下日益美麗、不斷壯大的武漢農村,在傳遞武漢鄉村振興好聲音的同時,也將全國知名黨報媒體力量形成合力,交流全國各地城市鄉村建設經驗,為武漢提供更多的借鑒思路。”武漢市農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