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5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鄧志強)29日至30日,2018大河對話將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舉行。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19個大河流域的政府、管委會、專家學者代表約150余名中外嘉賓將出席論壇活動,他們將圍繞保護和發展河流文化、博物館如何講述河流故事、重塑城市與河流的紐帶等議題展開研討。
2018大河對話由武漢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市文化局、市外辦、長江文明館承辦。本次對話主題為“匯聚大河文明——高質量發展的可持續未來”,共設三個分論壇及一個高級別圓桌會議。活動吸引了一批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馬多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河流與遺產——大河文化”項目教習卡爾•萬增教授,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協調員埃里貝托•尤里西斯博士,瑞典國際文化遺產專家卡特麗•利茲斯汀等。
2016年9月,2016大河對話在長江文明館舉辦。17個國家和地區約30個城市,23個國際國內組織,24家國際國內文博單位以及14所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中外嘉賓141人齊聚武漢,圍繞“大河文明的嬗變與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展開研討,并發表了《2016大河對話武漢宣言》。來自世界各國知名博物館的代表還聯合簽署了“大河流域博物館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