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引擎正在改變著諸多產業的發展格局。可能你會意想不到,在“精準扶貧”的賽道上,大數據同樣正在發揮著巨大的威力。
“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蒙牛的初衷是希望能夠通過價值觀提升、管理提升、信息共享等多元化、全方位的綜合措施,推動更多的牧場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深化與廣大農牧民組成的‘命運共同體’,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生共贏,從根源上扶貧脫貧。”5月27日,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精準扶貧”高端對話上,蒙牛集團執行總裁石東偉發表了《網絡扶貧 傳統企業贏在精準》的主題講話。

(蒙牛執行總裁石東偉在數博會“精準扶貧”高端對話上做主題發言)
石東偉表示,乳業產業鏈的許多環節是與農村、農業、農民密切結合,是精準扶貧的極佳體現。乳業企業與三農結合得好不好,直接影響著乳制品的安全與質量,并深刻影響著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在蒙牛看來,精準扶貧的關鍵在于向農牧民提供“造血功能”,走一條“授人以漁”的可持續扶貧之路。而“可持續扶貧”的關鍵,其實是改變貧困人口、改變貧困地區的底層操作系統,也就是改變他們的意識和觀念。這些改變了,才能將精準扶貧的成果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為了幫助新入行的養牛人盡快獲得專業知識,2013年,蒙牛聯合高校、研究機構和“中國·丹麥乳業技術合作中心”一同啟動了“牧場主大學”公益項目。通過資金幫扶、技術服務、管理提升等措施,幫助從業者對牧場進行轉型升級。截至去年年底,蒙牛已經將10個標準化牧場建設成了“牧場主大學”教學基地,累計開展無償培訓230場、培訓學員8000人次,幫扶牧場提升效益8億多元。隨后,為了讓更多養牛人受益,蒙牛組織技術團隊,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開發了“牛人說”牧業知識分享平臺,并在微信服務號上設置了入口。養牛人只需使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圖文、語音等多種形式向頂級牧業專家提問,甚至接受多名專家“會診”。“牛人說”平臺現已累計服務養牛人20多萬人次。
此外,蒙牛還研發試點了牧場數字化管理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控制繁育、產奶、飼喂等模塊的工作,幫助牧場、奶農更輕松、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力求從根源上進行數字化扶貧。
石東偉表示,扶貧是一項攻堅戰,需要長期的、共同的努力。只有將扶貧和扶智相結合,引導內生發展機制;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構建扶貧對象、成熟企業和社會的利益共同體,才是打贏扶貧仗、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蒙牛雅士利集團事務部負責人朱國剛代表在現場進行了簽約儀式)
當天,現場舉行了以蒙牛為代表的14家知名企業與貴州14個深度貧困縣結對幫扶協議的簽署儀式。蒙牛攜手旗下雅士利集團,與貴州省威寧縣簽訂“營養普惠行動+牧業知識共享”協議,雅士利將向當地貧困地區捐贈學生高鈣奶粉,促進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健康狀況,提高貧困地區青少年健康水平。同時蒙牛集團將通過組織集中培訓、專家進牧場,對牧業知識進行共享培訓,提高當地牧場主的專業技術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