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報道(記者 于倩)今天(2月3日)是2017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而來自溧水的“獻血達人”楊小飛也再次開啟了“獻血”模式。據悉,從1993年以來,楊小飛堅持獻血20余年,累計獻血量也多達11萬毫升。記者從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了解到,目前南京最缺A型、AB型血。為加大對獻血者的關愛,南京市獻血條例已在醞釀推進,有望今年立法。
20年已獻血11萬毫升 獻血已成生命中的習慣
楊小飛今年59歲。上午11點,他剛結束2個多小時的成分血采集,“身體一直挺好的,感覺還好。”電話那頭的楊小飛告訴記者,今天早上5點半,他就從溧水出發來到南京。而就在2017元旦,楊小飛剛獻過成分血。于他而言,獻血已成為生命中的一種習慣。

楊小飛在獻血(資料圖)
1993年,楊小飛第一次獻血。“那時是去上海出差,路上遇到了獻血車,然后就去獻了。我自己身體蠻健康的,獻血也沒有多大影響,更重要的是能救人,雪中送炭。”從此以后,這份信念就堅持了20多年。據了解,楊小飛獲得了兩次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和一次銀獎,并成為全國無償獻血優秀志愿者。20多年以來,他的獻血量已多達11萬毫升。
“地下”獻血20年常以“開會”為由獻血 還是南京好人
說起自己的“獻血史”,楊小飛淡淡地說前20年基本上都是“地下行動”——“瞞著家人,怕他們擔心,我經常告訴老伴去南京開會,然后實際上獻血去了”。
楊小飛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2014年昆山爆炸等時期,自己都第一時間趕往血液中心獻血。2013年起楊小飛的獻血事跡被媒體報道,他也一時間成為“名人”。目前,他身邊的朋友、同學、鄰居等在他的感染下已有近50人加入到“獻血大軍”。“獻血不會影響身體,我身體一直挺好,而我也是家里面唯一不吃藥的人。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言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一起做這樣一件事情。”據了解,楊小飛已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愿者,準備在離開這個世界后還能幫助更多的人。
楊小飛不僅是獻血達人,還是溧水區書法家協會理事,同時他還是“南京好人”。據楊小飛介紹,他們家上有80多歲的岳母,下有4周歲的雙胞胎外孫女。而他和老伴,長期精心照料癱瘓在床7年的岳母,同時照看年幼的外孫女。2016年楊小飛家庭入選“南京最美家庭”。
南京目前最缺A型、AB型血 每天200人獻血才能滿足臨床用血
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蔡旭兵介紹,為應對季節性和結構性缺血,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自2016年四季度即開展血液儲備工作,一方面組織高校團體獻血,同時在街頭增設采血點。2016年冬季血液庫存量達到歷年最高,同期提高了55%左右。此外,春節前后市屬醫院、區級醫院、民營醫院等衛生系統近2000名醫護人員將先后參與獻血。春節后不少大型企業也將組織無償獻血。
“血液是非常非常寶貴的資源,只能由獻血者捐獻。雖然2016冬季的血液的供應保障比較平穩,但血液緊張將繼續持續一段時間。目前最缺A型血和AB型血。”蔡旭兵表示,南京每日的臨床用血量大約6萬毫升,而最近天氣冷街頭采血量不足,“如果每人捐300ml,至少每天200人參與街頭獻血才能滿足臨床用血。”
加大對獻血者的關愛 獻血有突出貢獻者有望享受“三免”福利
據了解,2015年5月8日,南京實行了《南京市無償獻血者大病救助金管理辦法》,凡在南京地區參加過無償獻血者,一旦生大病,在醫保報銷后還能獲得最高5000元救助。2016年9月22日,南京市政府法制辦公布了《南京市戶籍準入管理辦法》和《南京市積分落戶實施辦法》公開征集意見,擬推行積分落戶,外地居民滿100分可申請。其中“在本市參加無償獻血的,每次加2分,最高不超過40分;參加本市無償獻血并獲得國家級奉獻獎,每次加50分,最高不超過100分。”而2016年11月1日起,南京已在公共交通領域試用“市民誠信卡”。積極參與無償獻血達到標準的“獻血達人”在借用公共圖書和公共出行等公共服務方面,可享受到便利優惠。
除此以外,獻血者還能享受哪些福利呢?據了解,南京市獻血條例已在醞釀推進,有望在今年立法。屆時,獻血有突出貢獻者,比如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者,有望“三免”——享受“免費坐地鐵公交,免費游公園景區,免醫院掛號費”的福利都將得到法律認可。蔡旭兵表示,“南京是一個博愛之都,希望通過修訂獻血條例對無償獻血者多一些關愛與尊重,可以考慮為獻血者設立假期,擴大獻血者受益親屬范圍等,同時彰顯南京地域特色,將無償獻血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中,通過立法明確政府各單位的具體職責,加大對無償獻血者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