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青島市中心血站發布2016年度采供血數據。數據顯示,去年,青島采供血再創新高,采血量居省內第一位。全市共有109920人次無償獻血,其中捐獻全血3533.04萬毫升,同比增加6.71%,血小板16147.5個治療量,同比增長8.71%。青島無償獻血的報廢率僅為1.06%,低于全國3%的報廢率。
手術后出血和慢性失血致貧血最費血
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和二孩政策放開,促使我市臨床用血需求增加明顯。“但去年,我市采供血再創新高,采血量居省內第一位。”市中心血站站長逄淑濤表示。
去年,全市共有109920人次無償獻血,其中捐獻全血3533.04萬毫升,約35.4噸,同比增加6.71%;血小板16147.5個治療量,約3.2噸,同比增長8.71%。臨床供應紅細胞類、血漿類、血小板類、冷沉淀因子整體呈增長的趨勢,血液品種供給結構逐步優化。其中,紅細胞類同期增長7.36%;血小板類供應同期增長8.74%;輻照類同比增長50.4%,血漿同期增長8.42%,冷沉淀同期增長7.83%。
同時,數據顯示,2016年度全市出院總人數同期增長15.25%,手術臺次同期增長18.32%,手術患者輸血人數同期增長14.67%,婦科產科患者紅細胞用量同期增長35.01%,大量用血量同期增長10.68%;手術后出血、慢性失血致貧血、失血性貧血、失血性休克、冠狀動脈竇動脈瘤、消化道出血、重型貧血、復合性外傷、肝硬化、血液及造血器官等其他疾病分列用血病種前十名;青大附院本部、青大附院(黃島院區)、平度市人民醫院、市立醫院(東部)、市立醫院(本部)、即墨市人民醫院儲血點、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市中心醫院、青大附院(東院區)、黃島區人民醫院分列醫院用血量前十名。
工人學生公司職員獻血最多
用血量大幅上漲,血液的采集量想要跟上步伐卻有相當難度。“以前有人戲稱,無償獻血得‘看天吃飯’,天氣晴好時,走上街頭獻血的人數眾多;反之就少很多。他一語道出了獻血采集量的不確定性。因此,對獻血者進行大數據分析,可以讓我們能更精準地招募獻血志愿者,尤其是固定獻血者。”逄淑濤表示。
去年我市獻血者年齡構成數據顯示,18歲至25歲獻血者最多占33%,25歲至35歲占28%,35歲至45歲占22%,45歲55歲占16%,55歲至60歲占1%。職業構成數據顯示,我市獻血者中,工人最多占22%,學生占21%、公司職員占19%、農民占9%、醫務人員占5%、教師和公務員分別占2%、軍人1%,其他職業者占19%。學歷構成數據顯示,高中文化程度的獻血者最多,占29%;其次分別是本科、專科、初中,這三類加進來占66%,小學和研究生學歷的分別占1%和2%,其他學歷的占1%。
“受天氣影響和人們消費習慣的變化,我市街頭獻血比例在下降,占73%,以往基本占80%。”逄淑濤介紹說,為此,我市一直在大力招募無償獻血團體單位,彌補街頭無償獻血量的下滑。去年數據顯示,團體獻血約占總人數的1/4。“下一步,我們還將著重在高校、體育組織、NGO等團體中進行重點召募。”
固定獻血者是指至少獻過3次血并且每年至少獻1次血的無償獻血者。“固定無償獻血者首先都是健康者,血液安全性高,具有熟悉獻血知識、易招募等優勢,保留好固定無償獻血者也是為臨床提供安全、充足血液的重要舉措之一。此外,固定獻血者可一次獻血400毫升,這樣,同是獻一次血,獻血量明顯增加。在近11萬人次中,有35%是固定獻血者。”逄淑濤介紹。
多家醫院自體輸血比例不斷攀升
除使用無償獻血的輸血外,去年我市還進一步推行自體輸血技術。
據介紹,自體輸血就是當病人需要輸血時,輸入病人自己預先儲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自體輸血可以避免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如肝炎、梅毒、瘧疾等;不需檢測血型和交叉配合試驗,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產生的抗體抗原免疫反應所致的溶血、發熱和過敏反應;可避免同種異體輸血引起的差錯事故;反復放血,可刺激紅細胞再生,使病人術后造血速度比術前加快;可緩解血源緊張的矛盾。
我市自體輸血已在多家醫院開展,主要集中于手術病人。“按照三級醫院評審標準要求,三級醫院自體輸血占臨床用血的比率要達到25%。雖然從去年數據來看,我市只有青大附院、山大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兩家三甲醫院達到這個標準,但青島阜外醫院在兩年前自體輸血比例已達35%,同時,市立醫院、海慈醫療集團等醫院自體輸血比例也在不斷攀升。”逄淑濤介紹說。
將開發手機獻血APP提供上門采集服務
去年,市中心血站還對用血單位進行智能化監管,實現血液流程無縫隙管理。
逄淑濤介紹說,市中心血站與全市76家臨床用血醫療機構實現信息聯網,將無償獻血者、市中心血站與各區市采血點、臨床用血信息納入統一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統,形成了全市統一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血液質量的全程監控、數據的統計分析、血液管理過程的追溯和信息資源的共享,達到了從“血管到血管”(獻血者血管到用血者血管)的全程血液信息跟蹤和質量監控。“我們要通過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設打造青島地區供血平臺,不僅可以了解用血需求,還可了解單病種用血情況并建立單病種用血評價體系。比如,如果兩家醫院做同樣一個手術,其中一家醫院用血兩個單位治療量,而另一家醫院用血十個單位治療量,那這家單位就需要分析手術流程、提高醫療水平。”
此外,市中心血站還將建立多維度無償獻血招募機制,推進醫療機構輸血管理系統聯網和還血直報工作,加強血液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為臨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作為采血單位,我們不能只是等人上門。我們將開發手機獻血APP,通過網絡預約等各種方式,主動與獻血者聯系,提供上門采集服務。”逄淑濤表示。
臨近春節和寒假,大學生陸續放假,外來務工人員也將返鄉,獻血進入了淡季,但是臨床用血量并未減少。就應對春節長假用血的情況,逄淑濤介紹說,“正常有4000個單位治療量才能基本滿足全市各大醫院正常臨床用血需求,我們目前雖然準備了5500個單位,但血型有點偏,A型血存量還是比較緊張,希望A型血愛心人士獻血以挽救生命。”
(記者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