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聯中,山東省廣饒縣陳官鎮鄉中心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網”的創辦人。從2003年開始,他就在QQ上建起了“熊貓血”互助群,截止目前已經有四萬多名稀有血型的志愿者加入。13年來,這個利用互聯網搭建的互助團隊,通過愛心接力,為5000多名稀有血型患者進行了無償獻血。
12月14號上午八點半,記者來到廣饒縣陳官鎮鄉中心學校,這時的牛聯中正在為一位遠在廣州的稀有血型患者尋找配對的血型。
牛聯中:華南理工大學的一個馬教授,他出了車禍,需要A型RH陰性血。因為我5點多發到那個稀有血型聯盟廣東群,現在已經回復的信息今天最少有五六個(志愿者)去為這個馬教授獻血。

在牛聯中發布的這條求助信息中,記者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信息核實牛牛”,并附上了電話號碼。“牛牛”,就是牛聯中的網名。
牛聯中多次向患者家屬致電詢問情況,電話都提示占線。老劉說,根據多年來的經驗,像這樣遇到電話占線的情況,也就意味著他發布的信息得到了志愿者的響應。在網上發布求助信息的五個小時候過后,牛聯中終于撥通了患者家屬的電話,對方告知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配型血液。

牛聯中今年42歲,是個土生土長的山東漢子。1996年從東營師范學院畢業前,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沒曾想,在這次獻血過后,回鄉做起中學老師的牛聯中卻被縣城的獻血車找上了門。
牛聯中:學校領導給我打電話說,血站說你的血型比較特殊,是一種叫做“RH陰性血”,人家讓你來獻血。知道這個名詞以后我就開始在網上搜尋。

RH陰性血,也被稱為“熊貓血”,之所以這么叫,就是擁有該類血型的人數量極少。據了解,在我國擁有RH陰性血的人口占比約為1%。得知自己是RH陰性A型血型后,牛聯中就上網搜尋關于RH陰性血相關信息,結果發現在網上有大量急需“熊貓血”的求助帖子,這讓他產生了一個念頭:創辦一個網上互助聯盟,來幫助“熊貓血”病患尋找配對血液。

2005年,老牛和朋友一起建立了“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網站”,上面公布著全國大部分省、區、市的志愿者QQ群和緊急互助信息,在網頁中最顯眼的位置標注了這樣一句話,“加入群需要同意我們的口號,那就是當別人需要的時候,我能站出來”。
牛聯中:我有一個稻草理論,就是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你做過幾回稻草,人到了危急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有一根救命稻草,所以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先想一下自己,我做過什么。
2011年元旦剛過,一位山東的患者在北京307醫院因為造血干細胞移植,需用2000毫升的RH-A型血,求助信息發布在稀有血型聯盟網上不久,就有六名志愿者表示愿意趕赴北京獻血。為了給患者家屬節省開銷,牛聯中就帶著她們從東營坐長途大巴趕到了北京。而這場跨省的愛心接力被北京的一位報社記者全程記錄,刊發的新聞標題起名為《啃的是饅頭咸菜 獻的是“熊貓血”》。
就在這次到北京獻血的過程中,牛聯中還深深記住了這樣一幕。

牛聯中:我們填單子的時候,就這樣說,你看這幫傻瓜,撈一點營養費不是一樣,去幫助別人嗎?當時我也是很納悶,后來北京的朋友就跟我說,這就是血販子呀。我說血販子是干嘛的,他就說那個組織一些靠賣血生活的人。當時我表示很詫異,這就侮辱了無償獻血這四個大字。
打從第一次在學校獻血,今年正好是牛聯中堅持無償獻血的第二十個年頭,他的獻血證已經積攢了厚厚的一沓。

廣饒縣陳官鎮鄉中心學校教師 代天津:他那個獻血證也從來沒有拿出來過,到他辦公室里邊找他問了什么事情,我一抽他抽屜,看到一摞獻血證,當時就是驚呆了。我說你怎么有這么多的獻血證?他就說這已經有好多丟失了的。
在東營市中心血站,記者見到了牛聯中獻血的檔案記錄,據統計,老牛20年來的獻血量超過7000毫升,相當于把全身的血液都換了一遍。2014年在他和東營市中心血站組織成立了當地“稀有血型愛心之家”,號召近百人加入。
自打加入創辦稀有血型聯盟,牛聯中的手機號碼就掛在了網上,這一掛就是十多年,只要接到求助者的電話,不管多晚,他都要上網把求助的信息發布到網上。

牛聯中的妻子 張小蘭:其實這一塊我很支持他做的,有時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會發泄一些,就說他咱們就一個孩子,回來家的時候,他有這個事,肯定是手機離不了。放學回來,這手機一直拿著,急著找血、捐款。其實我懂得這些,他離不開這個,我心里就很惱他。
當我們問老牛,中國稀有血型聯盟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他的回答出乎我們的意料。
牛聯中:聯盟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最終目的就是解散,為什么要要解散呢?因為大家都都去參與這個無償獻血,就不會出現那個緊急的緊急情況,血庫庫存充盈了,那患者還用去上網上去求助啊,那就不用了。(央視記者 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