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12月4日電(黃彥君)“這個數據有嗎?這里有什么問題?”在浙江嘉興平湖一家機電公司工廠內,來自意大利的彼得羅·贊伯尼(PietroZamboni)穿梭在器械間,時不時與工作人員交流。
“我主要負責產品的生產制造工藝,比如新的產品、新的機器設備、新的技術等。”彼得羅·贊伯尼于2006年來到中國,2018年隨公司搬遷來到平湖,深深愛上了這座小城,“平湖很宜居,我已在這里購房安家,計劃在中國度過余生。”
在平湖,彼得羅·贊伯尼是“老外”群體的一員。目前,該市有外資企業近600家,境外人員實有數日均保持在1100人左右,他們擁有不同文化背景、從事不同職業,以自己的方式扮演起國際交流的“橋梁”。
一座浙北小城,吸引國際目光的秘訣何在?
12月4日,“平湖好City”國際傳播路線發布暨集中采風活動在該地啟動。現場,包括彼得羅·贊伯尼在內的一批國際友人、本地網絡達人受聘為首批“平湖對外文化交流傳播使者”,他們將結合所見所感,從多個維度向世界推介平湖。
“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些回憶都發生在平湖。”現場,來自加拿大的艾倫·鮑爾斯(AllanBowers)分享了他和平湖的故事。作為平湖中學國際部教務長,也是一名新“平湖人”,他希望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能夠通過他的故事知道平湖,了解這座城和這里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游在平湖”風景線、“購在平湖”產品線兩條“平湖好City”國際傳播路線正式發布。
其中,“游在平湖”風景線串聯起了平湖博物館、李叔同紀念館、莫氏莊園、南河頭歷史文化街區等兼具人文歷史與自然風光的點位;“購在平湖”產品線則包含了羽絨服、箱包、童車等平湖特色產品。
眼下,上述“好City”的國際傳播路線,早已融入平湖“老外”的日常生活。
閑暇時,彼得羅·贊伯尼喜歡去平湖鄉村釣魚,感受難得的寧靜;艾倫·鮑爾斯是李叔同“粉絲”,在李叔同紀念館,他感受到了跨越時空的共鳴;來自尼泊爾的羅賓·潘迪(RabinPandey)與平湖妻子王丹虹開設了社交媒體賬號,分享著在當地的生活故事……
“國際傳播對于縣域城市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同樣也是將地域優勢、經濟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國際知名度的絕佳機會。”平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沈志鳳坦言,希望通過國際友人的視野、自媒體達人的鏡頭、國際傳播隊員的平臺,進一步提升“叔同故里”“瓜燈之城”的海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