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瑞雪之后,哈爾濱的氣溫降至零下。11月底,儲存了10個多月的存冰,被運往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投入建設,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冰建施工正式開始。
施工現場
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存冰場,大量保存完好的冰體整齊堆疊,十分壯觀。冰垛之間,吊車、叉車、鏟車、卡車等作業車輛穿行往返、有序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施工現場
為保證冰建景觀的“高顏值”,這些存冰在啟用后,要先送往驗冰場接受檢查。驗冰人員會認真檢查冰體的厚度、長度、完整度和潔凈度,只有品相好、品質佳并符合建筑要求標準的合格冰體,才能進入園區用于冰建景觀建設。
來到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瑞雪染白了大地。在晨光和白雪之間,塔吊、大型裁切工具等建筑機械轟鳴作業,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冰建工人、電工、特種設備操作工、技工、安全員、監理等均在各自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施工現場
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冰建施工開始以后,將有萬余名冰建工人、近千臺機械作業設備陸續進場,在保障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推進景觀建設進度,修建、雕刻一座座精品冰雪工程,創造新的冰雪傳奇,迎接八方來客。
冰雪大世界
“爾濱”華麗變身升級的,不僅是美景。
冰建還在施工,已能看見新建的巨大號雪花摩天輪“空降”冰雪大世界;紅專街早市的桌椅增加了一倍,街上的“網紅油條”再添新口味;商業街上,場景復古的創意商店不僅能品嘗美味也能出片……進入冬季,黑龍江省的冰雪季也正式開啟,去年紅火了一整個冬季的“爾濱”,經過一年的準備,又整上了“新活”,重點突出一個“升級”——園區面積更大、娛樂項目更多、美食口味更豐富、服務更細致。
冰雪大世界
出行升級,背后是整個交通運輸體系的升級優化。本月,雪鄉亞布力南站迎來今年冰雪季首趟列車,從哈爾濱過來滑雪,只需要2小時15分,亞布力管委會與鐵路部門密切合作,每天通過“精準大數據”服務亞布力南站下車旅客——景區會根據旅客數量調配專車“接駕”,大巴、中巴等車型隨時投入接送站,并有出租車輔助接待,實現游客落地“零換乘”。在這便捷的背后,是旅游線路交通配置的優化、公路鐵路的綜合優化,而推進“快旅慢游零換乘”,其實就寫在今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里。
商品升級,背后是多個產業的升級。冰雪旅游季帶來的熱度和商機,催生了品牌的落地,激活了冰雪服裝產業發展,帶動了鵝養殖產業。眼下,黑龍江的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多地都發力養殖鵝產業,齊齊哈爾今年鵝的飼養量就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而冰雪服裝產業的研發,也將向智能服裝、可穿戴產品等高科技領域延伸,打造冰雪服裝全產業鏈發展新業態。
交通信息
街區商鋪、文創產品的創意升級,背后是人才的升級。如今哈爾濱越來越多的“流量”成了“留量”,更多年輕人來此創業,將無盡的創造力轉換成城市街頭的亮點。在哈爾濱創意設計中心,聚集了超過40多家設計機構、上百位設計人員,超過60%都是外省人,從雪花創意的胸針,到亞布力雪場的微縮圖景,再到各式滑雪裝備,很多創意產品都誕生自這里;在道外區的中華巴洛克街區,同樣也集聚了一批年輕的設計師。他們帶來了多個東北特色主題展,也帶來了各類自成風格的創意空間,讓老建筑,煥發新活力。
冰雪文旅升級,背后是政策保障的升級。冰雪旅游為人們的冬天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2021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冰雪旅游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就提出支持冰雪旅游線路和基地建設,發揮冰雪賽事帶動作用等措施。此后,我國冰雪旅游發展逐漸步入快車道,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不僅是哈爾濱,吉林、遼寧、湖北、內蒙古等多地也都在進一步升級冰雪游產品,打造冰雪旅游品牌。本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發布,其中“優化”“提升”和“高質量”是關鍵詞,政策升級助力冰雪文旅升級,通過政策保障,發展冰雪經濟,持續釋放冰雪產業紅利,助力地方發展振興。
(圖文綜合人民日報、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