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什么樣的中國?是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澎湃……”這句紀錄片里的解說詞,耳熟嗎?隨著飛快掠過的鏡頭,你有沒有想立時變成一只鳥兒,從高空俯瞰遼闊的大地、藍色的海洋?
海洋藍,是一抹令人心潮澎湃的顏色,無論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好,還是“藍色糧倉、藍色藥庫”的豐實,或是“陸海統籌、向海圖強”的謀劃。走近海洋,總會被蔚藍的魅力所征服。
10月24日,以“從蔚藍到未來——打造健康繁榮的海洋,創造可持續的未來”為主題的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這是中國堅定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攜手共同繁榮海洋經濟、推動海洋創新、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載體和生動實踐。
有種傳統的練字法叫“描紅”,而我們對海洋的利用和保護,恰似在用藍色的筆“描藍”——面對“?!弊?,每一筆的提按有何要訣,顏料的深淺怎么調配,如何做好整體布局……這是對我們當下功力的考驗,也事關藍色未來的“成色”。
一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有著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海洋合作盛會之一,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舉辦,使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山東的這片蔚藍之海。山東的海何以“藍”,如何“描藍”也引發關注和討論。
“底色”,更是“底氣”?!把刂S河遇見?!?。致力于建設海洋強省、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的山東,正把“藍色”鋪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作為海洋資源大省,山東擁有3500多公里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1/6,擁有1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第一,海洋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1/5……可以說,“海上山東”蘊藏著巨大的藍色動能。而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青島發展海洋經濟的“家底”殷實厚重:這里聚集了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先技術;擁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等一批“國字號”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不斷引領產業發展,為青島經略海洋賦能聚勢。
“描”好,先要“瞄準”。都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作為“家里有?!钡纳綎|,在找準發展路徑的基礎上,努力做好經略海洋大文章,向新向綠向智推動海洋產業提檔升級,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比如,青島提出建立“4+2+4”海洋產業體系,著力培育壯大海洋裝備制造、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海開發、海洋電子信息等未來產業,改造提升海洋漁業、港口航運、海洋旅游、海洋化工等優勢產業。
“藍圖”,只為“圖強”。近年來,山東省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推動海洋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海洋生產總值居全國前列。2023年,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7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達7620.4億元,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
發展海洋經濟,青島勇于“打頭陣、當先鋒”,正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2023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達到5181.3億元,穩居全國第三,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2.9%。海洋已成為青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
二
“攤開時是大海,聚攏起便是人間”。海之博大,讓人類棲居之所號稱“藍色星球”,海之細微,又關乎每個人的生活日常。無論是普羅大眾還是專家學者,談及海洋,都是一個足夠迷人的話題。
在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上,“海納百川”也有了新解——論壇共匯聚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等約670人,其中外賓100人左右,彰顯了“藍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同享一片?!薄:Q笫且蛔衩氐摹⒕薮蟮膶殠欤瑸槿祟惖纳a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生物、礦物、能源、海水化合物、空間、旅游等資源。從古至今,從近海到遠海,從淺海到深海,人類都以不同形式享受著大海的慷慨饋贈。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產生著氧氣,調節著氣候,為人類提供著食物、能源等資源,是生命的搖籃、人類生存發展的第二空間?!吧钤陉懙厣系娜祟悘奈凑嬲仉x開海洋,相反人類一直在向海而生”,從腳下的大地到頭頂的白云,從孕育文明的河流到與人類休戚與共的生物,都與海洋密切相關。
“共握一支筆”。開發利用海洋,向大?!八饕辟Y源的同時,人類也深深懂得,要保護好海洋,時刻握緊手中這支“描藍”的筆。
自古以來,華夏便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夏《逸周書》記載“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春秋時《管子·八觀》有文:“江海雖廣,池澤雖博,魚鱉雖多,罔罟必有正?!惫湃藢Q蟓h境早已有了最樸素的保護意識。
全國首個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 圖源:海報新聞
在今天,海洋環保更是備受社會關注。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公布2025年中央財政支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青島市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入圍。在2025年—2027年建設期內,青島市將獲得中央財政4億元獎補資金支持。青島市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主要對鰲山灣海域實行退養還海、沙灘生態修復、護岸生態化改造、牡蠣礁、海藻場典型生態系統修復等,將有效提升青島海域生物多樣性,改善海岸生態系統防災減災功能,提升青島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在此次論壇上,國內外海洋領域頂尖專家相聚一堂,探討交流,也是“同一個地球、同一片海洋”理念的生動體現。
三
“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面對“藍色未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海洋經濟跨越式發展,并構建起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
激活海洋“藍色引擎”。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資源寶庫,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海洋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要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海洋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青島錨定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將科技創新作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在海洋創新資源集聚、涉海產業和成果轉化、未來海洋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突破,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
擴大藍色伙伴“朋友圈”。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舉辦,將帶來一系列智慧的碰撞,富有成效的對話,基于發展訴求的攜手合作。人們更有理由相信,“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將成為具有更大影響力和感召力的海洋盛會,打造體現國際引領性的海洋合作平臺,不斷做大藍色“朋友圈”,同時促進山東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特別是在發展藍色經濟、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匯聚更多合力。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
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舉辦,也是中國堅定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攜手共同繁榮海洋經濟、推動海洋創新、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載體和生動實踐。會上將發布《全球藍色循環倡議》《“海洋十年”中國新方案》等,為全球海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從蔚藍到未來”。長長的海岸線,是地球的輪廓,也是我們家園的模樣;她是描繪經濟發展的“增長線”,也是勾勒人類未來的“幸福線”。
在青島,“Sea”未來。讓我們透過眼前的這片海,去遠眺更遼闊的蔚藍!
?作者: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