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放煙花是慶祝重要節日的民間習俗。隨著時代的需求和煙花產業的發展,各類璀璨的煙花秀成為城市文旅的加分項,甚至不少游客“為了一場煙花秀奔赴一座城”。再加上前幾年影視劇《三十而已》中“渣男”許幻山煙花設計師的設定和相關劇情的傳播效應,讓煙花設計師這一小眾職業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黑夜為幕布,焰火作畫筆,給心愛的人放一場專屬煙花,煙花設計師似乎總與浪漫、唯美等詞連在一起。現實生活中的煙花設計師到底是怎樣的呢?如果想成為一名煙花設計師,又該具備哪些素質與技能?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湖南省瀏陽市銀達利煙花燃放有限公司總經理、煙花設計師張咪。2024無錫黿頭渚國慶水上煙花大會,便是由她和團隊操刀設計。
優秀的煙花設計師都是“好導演”
10月1日晚,2024無錫黿頭渚國慶水上煙花大會上演,收獲好評無數。有網友直言:七彩霓裳、藍色眼淚、莫奈花園等各色煙花五彩斑斕,應景的背景音樂、專業的旁白文案,更是讓今年的煙花大會有了“靈魂”,太湖、櫻花和紅嘴鷗等各類元素鑲嵌在煙花之中,讓游客仿佛看了一場精彩的煙花電影。
“優秀的煙花設計師必須是‘好導演’!”張咪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設計師需要根據不同場合、主題和文化背景,設計出獨特而又符合要求的焰火表演方案,具體包括選擇合適的音樂,編排焰火的節奏和順序,確定焰火的顏色和形狀,以及確保整個表演安全進行,“可以說,這既是創意性十足的藝術工作,也是關乎煙花安全的精細化技術工作”。
這與煙花行業發展有很大關系,2008年北京奧運會便是重要的轉折。張咪直言,以前的煙花師大多是煙花廠老師傅,從事煙花化學層面的生產工藝,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大腳印讓人印象深刻,也開啟創意燃放的序幕,讓煙花行業有了更多想象空間,“除了生產和銷售,專業燃放公司異軍突起,他們更追求文化內涵和燃放效果,也為行業吸引來了年輕人”。
目前,張咪團隊大多是80后和90后年輕人,既有學設計、搞策劃的創意型人才,也有編程、機械專業的理工科人才。她還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煙花設計師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并沒有哪個高校或哪個專業可以直接培養,自己的父親就是做煙花行業的,而她出于興趣和耳濡目染的影響,繼承父業走上了煙花專業燃放行業。
浪漫的背后是“很焦慮”“很辛苦”
出于對浪漫和美的追求,不少網友就地想轉行當煙花設計師。對此,張咪直言:“這工作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浪漫,創意過程‘很焦慮’,落地過程‘很辛苦’!”她表示,煙花設計師工作時間不固定,大多跟著項目走,以節假日居多,而且放煙花最大的問題是安全,煙花運輸、安裝、燃放等所有流程中都必須事無巨細,絕對是操心多、壓力大的職業。
焦慮大多來源于客戶,跟很多創意工作者一樣。參與過國內外不少城市煙花大會投標工作,張咪深以為然,客戶要求總是抽象且模糊,在設計方案時,團隊常常為了更好地呈現效果討論到深夜,又在跟客戶對接中一次次推翻重來,“當下,越來越多煙花秀都要求結合當地文化,所以煙花設計師也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淀,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和創意思路”。
落地時的辛苦和瑣碎,更非常人能想象。其一,煙花秀大多在節假日,煙花設計師必然得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其二,方案落地需要實地考察地形和地貌,且煙花危險品大多夜間運輸,所以煙花安裝等工作也在夜間至凌晨這個時間段進行,一場煙花秀根據規模和難度要求,安裝工作常常需要團隊花好幾天時間,安裝并多次檢查,確保所有環節安全。
一場精準且完整的煙花大會,會有彩排嗎?張咪表示,如果要彩排就類似于要提前放一場了,考慮到成本一般很少會這么做。而且,現在的煙花秀彩排完全可以通過兩個維度在系統中自行進行,一個是設計端,通過可視化軟件實現煙花效果的模擬呈現;另一個是執行端,通過檢查各個點火位,并讓電流提前模擬“跑”一遍,即可確保燃放過程萬無一失。
煙花行業需要更多年輕人加入
2023年第十五屆瀏陽焰火大會上,由張咪團隊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懸浮塔煙花,驚艷了國內煙花行業,并獲行業金獎。“最好的煙花一定要在空中綻放!”張咪介紹,無人機懸浮塔是一種煙花燃放的新技術,具體通過4架無人機、9層懸浮塔向空中無限延伸,最長可達三百至五百米,通過無人機和煙花的數據融合,讓煙花在空中盡情綻放,效果很震撼。
近些年,我國煙花行業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傳播可謂層出不窮。從業二十年的“花二代”,張咪見證了煙花行業發展最快的時期。她認為,未來的煙花秀絕不僅僅是停留在滿足人們放煙花圖熱鬧喜慶傳統的需求層面,而是更多給人們提供文化價值、藝術審美和情感價值的特色文化產品,因此也更需要有創意、有技術的年輕人加入。
工作之余,張咪還積極通過各類社交平臺發布自己團隊的煙花設計故事。她直言,每一條絕美的煙花大會短視頻都能在朋友圈引來大量點贊和轉發,足見大眾對煙花的喜愛,她還會發煙花的很多幕后故事,比如煙花工地現場的電子線路連接、電子系統預演甚至結束后的現場清理等,“我希望更多人能真正了解煙花行業,參與到創造‘中式浪漫’的事業之中”。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敏
(圖片來源:受訪者、無錫黿頭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