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0月2日消息(記者張強)金秋時節,碩果盈枝。日前,第二屆寧河七里海香蟹節暨第十五屆寧河金秋文化旅游節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盛大開幕。數十個非遺、美食等特色攤位精彩亮相,以蟹為媒、以節會友,現場好不熱鬧。
這是寧河區繼2023“寧河之夜美食進濱城”活動后再次走進濱城,同時也是對與中新天津生態城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一次生動實踐,全面展現了寧河農文商旅深度融合的新面貌、新氣象。
本次金秋文化旅游節以“蟹逅寧河”為主題,旨在依托寧河“米袋子”“菜籃子”“蟹簍子”“肉鋪子”資源優勢,集中展示寧河美食風貌、農特優產品、非遺老字號、鄉村振興成果等,講好寧河美食故事,持續擦亮“寧河米倉美食天堂”品牌。
寧河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紫蟹、銀魚曾為明、清時期的宮廷貢品,與蘆葦草并稱寧河“三宗寶”。紫蟹,即為七里海香蟹,是優質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天津市“津農精品”,膏滿黃肥、肉質鮮甜,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還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對人體具有良好補益作用,素有“南有陽澄湖,北有七里海”之盛譽。就在不久前,“七里海河蟹”作為天津市農業區域品牌,上榜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
活動現場,千蟹宴熱鬧非凡,一只只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七里海香蟹香氣撲鼻,市民朋友們掃描活動二維碼,既可免費領取香蟹,一飽“口福”,又可參加釣蟹比賽,體驗滿滿。
在濱海新區工作的李艷磊早就聽說過七里海香蟹,但由于工作原因沒有時間去寧河購買,這次在生態城與七里海香蟹“邂逅”,讓他感到開心。“我同事就是寧河人,經常跟我們說七里海香蟹好吃,沒想到這次能夠在家門口買到純正七里海香蟹,一會兒就回去跟家人嘗嘗。”李艷磊興奮地說道。
除了讓游客吃得開心,一系列精巧絕倫的非遺技藝也在此次活動中和濱城市民見面,無論是東豐臺木版年畫、盆罐村陶器還是烙畫、剪紙等,都能領略到寧河非遺之美。“現場不僅能看表演,還能吃到寧河特色美食、買到非遺紀念品,體驗感真的太好了,有時間一定要去寧河轉轉。”濱海新區市民表示。
據了解,此次七里海香蟹節暨金秋文化旅游節將持續到10月3日,“本次香蟹節活動在促進寧河企業與濱城企業相互學習交流基礎上,滿足濱海新區人民對綠色食材、特色美食、文化旅游消費需求。活動首日,約有4萬人次在市集駐足、購物,售出商品近50萬元。預計10月2日、3日累計客流量可達10萬人次,總交易額近150萬元。”寧河區商務局局長劉國華說道。
寧河與濱海新區河海相融、情同一家,有著深厚的協同協作基礎。寧河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與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戰略合作,加快推進活動共建、消費共促、業態共融,串聯“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積極探索“白天在新區游航母、逛海博館,晚上來寧河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的互動模式,讓更多人體驗寧河文化、感受寧河熱情、記住寧河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