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桂林9月22日電題:廣西桂林雁山區潛經村:文旅融合煥新顏
作者周利朔 蔣豐慧
金秋時節,位于漓江東岸的廣西桂林市雁山區草坪回族鄉潛經村依舊綠意盎然,一棟棟白墻青瓦房干凈整潔,民居門前回族少女剪紙裝飾的燈籠、精心繪制的各民族青少年載歌載舞的墻畫,展現出村落的民族風情。
草坪回族鄉是廣西唯一的回族鄉,而潛經村是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回族聚居古村落,全村2051人,回族人口占60%,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回族文化是潛經村一張亮麗名片。近年來,潛經村大力改善人居環境,實施了大草公路改擴建、村道、亮化美化等人居環境整治工程。
2012年,該村村民吳啟春看見做農家樂的潛力,率先把自家漓江邊的破舊房子改造裝修成一家江景回族餐館,隨著人居環境的改善,吳啟春的餐館生意越來越紅火。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道路改造,水泥路鋪好了,這里的游客也就增多了。”吳啟春表示,如今餐館客源穩定,甚至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的外國游客就餐。
為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一個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文旅業態與原生態鄉村生活融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村落,潛經村投入民族項目資金27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修繕和重建古民居25間,改善環境,提升服務實施,引進10余家民營企業簽約合作,投資約500余萬元,發展藝術寫生、特色民宿、攝影藝術培訓交流、非遺研學等業態項目。
“游客來到潛經村,要先有得‘玩’才能留客,給了游客豐富的活動體驗,游客留村時間長,才能帶動民宿的發展。”潛經村黨支部書記鄭道娟說。
向村子深處走去,不少曾為黃泥墻的房屋已用同色磚石新砌,木質結構的內屋古香古色,仍能窺見村落群屋的舊模樣。“為體現本地特色,我們不僅以‘修舊如舊’的方式改造老屋,也在企業建設時商議盡力維持老房屋的內部結構,保留村屋原貌。”鄭道娟如是說。
多年在廣東務工的潛經村村民白建鳳看見家鄉的變化,準備在家鄉發展,并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預計今年開業。對于未來客源,白建鳳信心十足。“村里正規劃增加游客的游玩內容,我家民宿臨江,走幾分鐘就能到江邊采風繪畫,很適合藝術寫生的學生住宿,這是一種獨特的優勢。”白建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