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開始,吉林省長白山景區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旅游黃金季節。作為知名的山岳型旅游目的地,長白山宜人的氣候、壯麗的自然景觀,每年暑期都會吸引大批游客。今年,長白山新晉世界地質公園,再次助推了暑期避暑游。然而,部分游客反映,上山等車時間長,導致體驗感欠缺。
一大早,通往主峰長白山天池的旅游換乘中轉站就排起了長隊。
在景區乘車分兩段,第一段是從游客集散中心至玉淵潭,車輛是大巴,可乘坐20多人。游客在此下車后,可選擇步行前往瀑布等景點,也可選擇換乘小巴繼續上山前往天池。第二段就是從玉淵潭至天池,車輛是小巴,只能乘坐六七人。而天池作為長白山的核心景區,是游客們的游覽首選。換乘擺渡車,40分鐘就可以到達天池景點。但是,在中轉站排隊等擺渡車,可能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長白山北景區副總經理 宮曉磊:長白山北景區從七月份開始進入暑期,截至8月15日,接待人數大約在70萬(人次)左右,相較于2023年增長20%左右。
雖然景區接待人數大幅增長,但擺渡車數量卻并沒有增加。
景區的工作人員介紹,長白山天池景區海拔高,都是盤山道,擺渡車多容易帶來安全隱患。為了游客的安全和旅游舒適度所以實行限流措施。而一到暑期,景區每天游客量為2萬人次左右,等車就成了家常便飯。
景區購票難 游客“望山興嘆”
除了上山難,“購票難”更讓不少游客“望山興嘆”。從2023年12月起,長白山景區全面實行線上售票,除景區游客集散中心設線下便捷補票窗口外,長白山全域取消現場售票,實行線上分時分段、實名制預約購票。不少游客反映“一票難求”。
景區每日18時放一次票,相比一些搶到票的幸運兒,還有不少游客失望而歸。
記者通過官方手機端口購票時發現,系統在每日18時更新次日的票務庫存。記者在18時準時進入購票界面后,長白山北景區7:00—8:00時段的余票顯示為304張。然而,盡管記者已經提前填寫好個人信息并選擇僅購買一張票,系統卻提示庫存不足。同時,西景區當時的余票為272張,南景區為535張,但在刷新頁面后,南景區余票驟減至37張。盡管立即提交購票,系統仍然顯示庫存不足。
8月15日下午,長白山景區發布公告,宣布票務系統服務器將于8月14日至31日升級維護,門票預售期由提前7天改為只提前1天。這一變化無疑加劇了購票的難度,也讓許多游客措手不及,引發了網上的廣泛討論和不滿。
好在票務系統的升級維護已經提前完成。8月22日17點,長白山景區發布公告:票務系統服務器維護完畢,從當天18點起恢復門票的7天預售期。
長白山旅游 大小景區冷熱不均
一邊是焦急等待的游客,一邊是排大隊的天池,給游客的行程安排造成了困擾。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長白山地區的旅游,還存在冷熱不均的情況。
長白山森林茂密、河流縱橫,從延吉到集安,綿延數百公里,橫跨吉林省四個地市州,風光無限,具有巨大的旅游承載力。長白山腳下的二道白河鎮是重要的游客集散地,記者在這里隨機采訪了一些游客。
記者:長白山周邊的景區你知道有啥嗎?
游客:我不太清楚。
長白山周圍散布著至少二十幾個別具一格的度假區和景區,涵蓋了休閑度假、河谷漂流、森林康養等各種旅游業態,旅游設施完善。但記者在實地采訪中發現,與長白山主景區熙熙攘攘的游客相比,這些景區的客流量差距明顯,有的甚至冷冷清清。
記者來到距離長白山北景區約30公里的露水河景區,發現這里門票價格不高且有漂流項目,盡管是旅游旺季,里面卻沒有多少游客。
浙江游客:名氣肯定沒有長白山天池那么響,但是我們實際玩下來,特別是漂流,覺得還是蠻好的。
露水河景區工作人員 曹健:漂流一天承載六七百人不成問題,現在多的時候有二三百人,淡季有的時候就沒有人。
長白山某民俗景點宣傳負責人 陳鑫怡:宣傳還是不到位,如果要是能大力集中宣傳一些景點,讓大家從長白山下來以后,玩成一條線,我覺得可能會比較好。
整合旅游資源 破解“冷熱不均”
長白山景區一票難求,周邊景區卻冷冷清清,僅僅是因為知名度的差異嗎?如何破解冷熱不均的難題呢?
在長白山腳下的二道白河鎮,雖然是當地的重要旅游集散地,酒店飯店眾多,但在這里卻很難見到對周邊景區的介紹和指引,許多沖著長白山而來的游客對周邊景區知之甚少。另一方面,交通不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長白山接駁周邊大小景點的公交車和大巴車屈指可數。到了旺季,網約車和出租車一車難求。
記者在長白山另一處周邊景區通過手機尋找車輛,前后等了半個多小時,無論是出租車還是網約車,均無人接單。
記者了解到,長白山地區周邊的景點主要依賴與旅游團的合作,對于散客來說,他們要么對這些景點一無所知,要么即便知道了,也因為交通等各種限制而不愿前往。
吉林大學東北與東北亞研究院副院長 劉威:根據我們的調研和分析,游客忽略這些景區的主要原因,第一,長白山旅游文化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整合,品牌符號差異性和亮點不足,交通不夠便利,宣傳力度不夠等等。第二,目前的多頭管理難以形成合力,有的地方屬于安圖縣管,有的地方屬于長白山管委會管,有的又屬于撫松縣管,可能導致具體的措施難以實施。比如我們可以規劃一個統一的全程循環的景點公交線路,讓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前往各個景點。但由于這些景區分屬于不同的地區、不同單位,所以類似這樣的統一的便利的設施,就很難推行實施。
面對困境如何破局?今年6月,在吉林省文旅主題推介會上,《大長白山區域旅游發展規劃》發布,范圍包括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邊州。目的在于進一步挖掘和利用長白山的旅游資源,推動完善區域旅游空間格局。
規劃有了,如何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設計出臺大長白山地區一體化的旅游宣推、交通接駁、客源互通、門票共享等系列旅游便利化措施,更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