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車票保險捆綁銷售;學生票只在暑假銷售;全價票40元半價票變30元;幾個景點打包銷售……國家發改委近期在全國200余家景區檢查門票時,發現一些景區存在不執行政府指導價、未按規定執行門票優惠政策、捆綁銷售和不合理聯票等亂象。記者調查發現,景區違規定價痼疾難除,門票收入甚至成為地方財政“提款機”。(據2月16日新華網)
當景區票價高得離譜時,不僅會將大量游客拒于門外,同時,也容易對一個地區旅游產業帶來負面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公眾收入水平的不斷增加以及消費理念的日趨轉變,很多公眾會抽出更多時間來外出旅游。當然,我們也欣慰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牢牢把握這一商機,不斷挖掘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著力做大做強旅游產業。
海南三亞、陜西安康等諸多地區因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旅游產業真正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而且,旅游產業帶動了交通運輸業、餐飲業、特色農作物等諸多產業的強勢發展,有效拓寬了百姓增收致富之路。當然,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品牌效應,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相關鏈條上的諸多行業、廣大商家等,都需要呵護當地的旅游形象。
相反,如果一些商家違背誠信,甚或喪失良心,不擇手段“宰客”,不僅是自抽嘴巴,甚至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的旅游產業。比如說,最近幾年,一些旅游景區出現“天價賬單”,這勢必會給當地旅游品牌形象抹黑。另外,盡管國家旅游管理部門不斷控制景區門票價格,可一些景區的票價仍藏著諸多貓膩,令游客苦不堪言。
殊不知,一旦票價高得離譜,很容易對當地的旅游產業造成負面沖擊,如果地方政府鼠目寸光、只顧一時利益,盲目在門票上做文章,終歸不利于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面對國家發改委調查出來的諸多問題,不僅存在問題的相關景區需要整改,同時,也為各地政府以及旅游管理部門敲了一記警鐘……(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