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間隔年》《打工旅行——一年實現一個夢想》等旅行書的流行讓“間隔年”、“打工旅游”的概念逐漸為人熟知。日前,澳大利亞官方宣布,將對中國18歲以上31歲以下年輕人開放“打工度假簽證”,最早將于2015年正式推出。這是繼新西蘭后,第二個向中國開放打工簽證的發達國家。
那么,一直向往“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年輕人對邊打工邊旅游這種出游方式怎么看?近日,中國旅游報聯合人民網旅游頻道、第一旅游網開展網絡調查。
在調查問題“你知道澳大利亞向中國年輕人開放打工度假簽證消息了嗎?”中,超過60%的受訪者表示知道。在調查問題“你會選擇此種方式去澳洲旅游嗎?”中,超過80%的受訪者選擇了“會”。
一生只能申請一次
“打工度假簽證”允許外國的年輕人以彌補其旅行資金不足為目的,到該國工作和體驗生活,不需要提前找到工作贊助或者參加昂貴的大學交換生計劃。這種簽證的時效為期一年,申請者的年齡通常需在18-30歲之間,一個人一生只能申請一次。
和跟團游、自由行相比,這種旅行方式有著很多不同。在調查問題:“你怎么看待澳洲對中國年輕人開放打工度假簽證?”中,55%的受訪者選擇了“可以掙錢,自給自足地旅行”;28%的受訪者選擇了“可以深入了解澳洲本土文化”;14%的受訪者選擇了“可以深度游玩澳洲”,另有3%的受訪者選擇了“沒有必要,出游不需要打工”。
曾在新西蘭打工旅行15個月的孫祥峰說,在國內,旅行假期通常比較短,不論是跟團游還是自由行,都以看風景、觀光為主,很難深入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而打工旅行方式時間很長,尤其是在工作的過程中,你更有機會深入接觸當地人,融入當地生活,是非常難得的旅行經歷。
翻開《打工旅行——一年實現一個夢想》一書,很多年輕人都為書中所描寫的旅行經歷所吸引:作者為了打工掙錢,在果園當過農夫、去壽司店當過大廚、去監獄寫過策劃案;在旅行途中,他和很多來自全球的年輕人成了朋友,時常借宿在當地人的家中……這種豐富多彩的旅行經歷是其他很多出行方式所沒有的,就如書中的一句話:“有些事一定要趁年輕的時候去干,如果不去做,永遠也不知道能超越自己。”
真的準備好了嗎
在調查問題“你認為在澳洲打工度假多長時間為宜?”中,56%的受訪者選擇了“半年至一年”,40%的受訪者選擇了“2至5個月”,只有4%的受訪者選擇了“1個月”。由此看來,大家都傾向于較長時間的打工旅行,然而,對這種獨立性較強的打工旅行,你真的準備好了么?
首先,申請澳洲的旅行簽證有一定的門檻限制,據澳大利亞移民部透露,申請澳大利亞打工與度假簽證的中國公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持有中國有效護照、申請時年滿18歲但未滿31歲、在澳期間沒有孩子陪同、擁有足夠資金資助自己的打工度假(約5000澳元)、擁有足夠資金在結束打工度假后買一張返程機票或前往他國的機票、此前從未持打工度假簽證(417類別)進入澳大利亞、持有高等教育資質證書或完成了至少兩年的本科學習、具備實用的英語能力(雅思超過平均分4.5)、通過性格與健康檢查、是一名真實的訪客。因此,年輕人要想去澳大利亞打工旅行,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經濟條件以及健康的身體。
尤為重要的是,很多年輕人在出發前把打工旅行想象得過于美好,對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預估不足。孫祥峰認為,打工旅行適合有獨立生活能力、有冒險精神、心態開放的年輕人。“因為在國外,你會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難和麻煩事,要善于結交朋友,勇敢面對一切。” 《打工旅行——一年實現一個夢想》中,作者就碰到了“失敗”的旅行者:兩名從上海來的姑娘,初到新西蘭,就花很多錢買了一輛車,但由于不適應當地的交通規則,車子沒開幾天,就撞在了公共基礎設施上,她們不僅沒了車,還要承擔巨額的賠償金,住宿、吃飯都成了問題。
對于澳洲開放打工度假簽證,在墨爾本留學的胡玉林說,新的簽證政策促進了中澳貿易,也促進了兩國的人才交流,讓中國年輕人多了一個在國外工作的機會,這些都是好的方面。不過中國年輕人也不能過于樂觀,因為打工度假簽證規定,不能為同一個雇主工作超過6個月,所以在澳洲打工度假經常會遇到“歧視”。而且初來乍到,很多工作不容易上手,大部分打工旅行者都要從事較累的體力勞動。“一邊工作,一邊旅行,這種日子想象起來似乎很浪漫,但是其實很艱苦。澳洲現在就業很困難,工作不好找。國內的大學生一般比較嬌氣,除非特別能吃苦,不然可能堅持不了。”
旅行社應關注
盡管“打工度假”簽證不如看上去那么“美好”,還是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孫祥峰回憶,在2008年新西蘭最早對中國開放打工度假簽證時,因為知道的人很少,1000個名額往往用不完,2010年以后,名額變得“一票難求”,每到官網上放出名額,都會引起“哄搶。”
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旅游研究所副所長蔣依依認為,澳大利亞對中國開放打工度假簽證是一個標志性的信號:標志著澳洲旅游簽證對中國游客進一步放寬,“以前很多發達國家擔心中國游客有滯留、偷渡的問題,但隨著中國出境游市場的繁榮,中國游客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蔣依依表示,針對年輕人開放的打工度假簽證,能促進中澳雙方青年的交流,讓年輕人以更深入的方式了解澳大利亞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同時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開放打工度假簽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國用工荒的問題。
面對逐漸火熱的打工度假市場,旅游企業可否從中掘金?記者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除了有些旅行社提供打工度假簽證代辦服務外,并沒有設計其他相關產品。一名業內人士表示,選擇打工旅行的年輕人都是有一定自由行、背包經驗,除了預訂機票、住宿外,很少會選擇接受旅行社的服務。且因為目前向中國開放打工度假簽證的國家有限,打工旅行依然屬于“小眾產品”。
對此,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勁松建議,旅行社和電商企業應該放眼長遠,將這部分客戶群體當作長期客戶培育,為出游的年輕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比如怎樣預定民宿、怎樣選擇規劃路線、怎樣安排行程等方面。也有專家建議,針對部分年輕人出去后找工作難的問題,旅行社可以更多考慮與當地企業合作,向打工度假的年輕人提供工作機會,推出“打工套餐。”
“在歐洲,‘打工旅行’已成為常態,我國也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因此,這種方式會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成為一種流行趨勢。”楊勁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