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數百萬元,安家費數百萬甚至上千萬。11月17日,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包括徐州醫科大學、海南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醫科大學,均發布高層次人才招聘方案,不惜重金攬人才。
有的8年前就提出引進獲諾獎頂尖人才
“聘為教授、博導,年薪不少于200萬元,購房補貼600萬-800萬元,提供周轉住房1套……”這是位于江蘇的徐州醫科大學今年為引進高端人才所開出的待遇。
其實,早在2016年底,徐州醫科大學就發布過《2017年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提出要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海外著名學術機構院士、“兩院”院士等世界頂尖人才。
根據該校今年5月更新的學校簡介,學校現有國家級人才21人,國家級團隊2個,其中1個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現有一批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等項目的省級優秀教師和團隊。
另外,根據《2024年福建醫科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方案》,對于第一層次的杰出人才,提供購房補助300萬元、別墅一套(在職期居住,過渡期2年)、年薪100萬-200萬元等待遇。
今年9月,新鄉醫學院數理醫學院發布招聘公告,承諾為“頂尖人才”提供200萬元年薪、3000萬元科研啟動金,要求是兩院院士等在海內外具有崇高的學術聲望和廣泛的學術影響力,具有帶領學科團隊從事世界學術前沿領域研究,并取得國際領先創新成果的國際一流人才。
有的開價年薪500萬,或“一事一議”“面議”
今年4月,貴州醫科大學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其中一層次頂尖人才應符合研究方向處于國際前沿,學術成果處于國際一流水平,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等條件,主要包括下列人才:1.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2.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3.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杰出人才。4.國家科技獎特等獎(排名第1-3名)或一等獎(排名第1名)獲得者。5.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經濟學)、菲爾茲獎、沃爾夫獎、圖靈獎、拉斯克獎等國際著名獎項獲得者。領軍人才則應符合以下條件: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研究方向處于國內前沿,學術成果處于國內一流水平,具有成長為國家級(或世界級)杰出人才的潛力。
其中,一層次頂尖人才年薪500萬元,安家費、科研啟動費和住房待遇“面議”;二層次領軍人才年薪200萬元,安家費300萬起,科研啟動費1000萬元起,住房待遇面議。
今年11月8日,廣東醫科大學及各附屬醫院誠邀醫藥衛生領域首席科學家、領軍人才、學術帶頭人、學科負責人、學院院長、臨床科室負責人、優秀中青年博士等八方英才加盟。
對于頂尖領軍人才薪酬“面議”,科研啟動費5000萬元,安家費1000萬元;第一類別特殊領軍人才,薪酬不低于120萬元,科研啟動費不低于1000萬元,安家費600萬元……
此外,在海南醫科大學今年的公開招聘人才公告顯示,海南醫科大學要極力引進高層次A類、B類、C類人才和青年D類和E類人才,其中高層次A類人才引進待遇豐厚,“一事一議”;B類人才安家費高達300萬元,年薪不低于15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800萬元。
公告中高層次人才類別主要包括在科技前沿,已有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學科進入國際一流的A類人才;有高學術造詣,已取得標志性成果,具較大影響力,能促進學科趕超國際水平的B類人才;是取得公認學術成果,具成長潛力,能較快提升學科至國內先進水平的C類人才。
專家稱未來收益將遠超引進付出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醫藥衛生管理學院副教授、醫學科研處副處長唐尚鋒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別于一般的公開招聘,醫科大學進行高層次人才招聘并給予相關引進待遇,體現出的是其對‘拔尖’‘領軍’人才的需求和重視,這也與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任務同頻共振。”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第一資源,往往決定一個學科、一個單位、一個領域的發展。”北京三醫智酷醫院管理發展研究院院長魏子檸告訴記者,高等院校附屬醫院及一些醫療機構,一直以來都有高薪引進人才的做法,也并不是今年才剛剛有的。具體給出的薪酬待遇,也是根據引進人才的個人業務能力、行業影響力等決定的。
“高校通過相關政策吸引到人才后,為學校當下以及未來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將遠超過引進人才時的資源付出。聚集人才不僅能夠幫助高校快速打開視野,帶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更重要的是,當這些資源整合聚集后,又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培養出更多高端人才。”唐尚鋒表示,尤其是對于一些尚在發展初期的高校來說,引進高層次人才對于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帶來的幫助會更為顯著。
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貴州醫科大學人事處、廣東醫科大學等相關高校官網